搜索
首页 作者

《寄兴国福圣二老》

我本穷山采薇蕨,偶上丹霄骑日月。
云端不着痴仙人,天公虽笑雷公斥。
今我在陈粮殆绝,不梦杏浆浇细肋。
詹成炊饭似抟沙,牛革荐甘真嚼铁。
惭愧忘形二禅客,倒屣相迎作禅悦。
竹萌瀹水莹琼瑶,土芝借糟凝琥珀。
余不供僧僧供余,是事颠倒古所无。
要知人我两无有,此饱便当均太虚。
昨日龙兴飞尺书,挽我登山有篮舆。
试问二师肯俱否,一饱还君欲借渠。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困境中,得到两位禅师的救助,表达了感激之情。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困境中的生活状态,以及与两位禅师的交往过程。 首段,作者描述自己原本在山中采摘野菜,突如其来的机遇使他得以飞升,然而云端中的生活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甚至遭遇了天公和雷公的嘲笑。这里运用了夸张和象征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作者在云端中的困境。 中段,作者描述自己目前面临粮食短缺的困境,对杏浆(一种甜食)的渴望也因饥饿而无法实现。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食物比作细肋骨、炊沙、嚼铁等,形象地描绘出作者饥饿的状态。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两位禅师的感激之情,他们用米饭和珍贵的牛革来招待他,尽管这些食物并不足以解决他的饥饿问题。 后段,作者感谢两位禅师带来的帮助,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他们用竹萌、土芝等山野之物来款待他,这些食物虽然普通,但却让作者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作者也从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人我两无有,即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理解、帮助,达到一种超越物质、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吃饱之后,应该将剩余的食物供养给僧人,这是一种无私的精神境界。 最后一段,作者收到了来自山上的信件,邀请他去登山。他询问两位禅师是否愿意一同前往,他们欣然同意。这一段描绘了作者与两位禅师深厚的友谊和互相扶持的精神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困境中的生活状态和与两位禅师的交往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禅宗精神的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诗词关键字: 陈粮 雷公 忘形
相关诗词
  • 1
    [元]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 2
    [宋]
    越禽惜羽毛,不向恶木栖。
    木奴重逾淮,爱尔巢其枝。
    巢枝不食实,中有二老棋。
    乳子月明中,梦绕东南飞。
  • 3
    [宋]
    越禽惜羽毛,不向恶木栖。
    木奴重逾淮,爱尔巢其枝。
    巢枝不食实,中有二老棋。
    乳子月明中,梦绕东南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