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李君亮安抚赴阙》

皇帝龙飞十四载,拱手垂衣功不宰。
谁生厉阶起甲胄,天下岌岌几于殆。
赫然烹阿封即墨,神机独断定四海。
内酬勋庸清列位,外召诸老仍博采。
自古圣人闻至治,不贵无过贵能改。
三池先生已先入,谏阁经帏行遂拜。
遂宁先生又继起,老手便当调鼎鼐。
冬官侍郎何迟迟,几日涪江下寒濑。
恭闻促诏已屡下,云汉昭回九天外。
吾君寤寐在良弼,其意岂不望启乃。
往年袖手固其理,今日缄口庸何待。
祖宗至仁育疏戚,常使无权免骄泰。
宣仁圣烈重贬损,功参尧舜光万代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古代皇帝的,通过描绘皇帝的治国之道和改革措施,表达了对这位皇帝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皇帝“拱手垂衣功不宰”,意思是说这位皇帝治理国家,不干预具体事务,而是依靠大臣们的能力和智慧,实现了国家的繁荣稳定。这种治国之道体现了皇帝的智慧和胸怀。 接着,诗中描述了皇帝面临的危机和改革措施。由于一些原因,国家面临着战争的危险,但是皇帝果断地采取了措施,平定了叛乱,稳定了国家。同时,皇帝还注重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革政治,加强中央集权,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在描述改革措施的过程中,诗中强调了皇帝的独断和果断,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臣们忠诚和才能的赞美。诗中还提到了几位大臣的进谏和改革措施的实施,表达了对这些大臣的敬仰之情。 最后,诗中还提到了对皇帝的期望和要求。皇帝应该继续保持谦虚和开放的态度,虚心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革政治,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祖宗仁政的敬仰之情,认为应该继续发扬光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帝的治国之道和改革措施,表达了对这位皇帝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大臣们的敬仰之情和对祖宗仁政的敬仰之情,体现了诗歌的深刻内涵和价值。
诗词关键字: 寤寐 云汉 先生
相关诗词
  • 1
    [明]
    李君愿有携,陈谢欣迫促。
    开门候轩车,罗张亦相逐。
    展席蔽我轩,衣袂颇连屋。
    往事一笑中,闲言坐成福。
    止吟惜幽情,折翰不远复。
    为谋知未谐,破戒诲不速。
    向来驰数笺,空费两家仆。
    犹怜君子争,胜负各清淑。
    暮雨过西山,清风动遐谷。
    盘飧愧交情,终宴无余馥。
    但喜有文辞,明珠动成掬。
    人情苦难常,世事易反覆。
    所嗟二三子,慰我颇暄燠。
    何当维白驹,于此看信宿。
    春初,闻宾之以诗止诗,不觉失笑,乃戏以《八止诗》简之,
  • 2
    [宋]
    拙直多忤物,孤根徒自危。
    祈闲三扣阍,天远不我知。
    尽书趣入觐,君命其可违。
    火云正烧空,短蓬气如炊。
    修途久困顿,病骨尤支离。
    奄奄尚残息,舣棹江之湄。
    来登三元山,炎歊顿无威。
    徘徊古亭上,好风吹客衣。
    聊为三日留,食斯眠於斯。
    涧泉虢虢鸣,四山翠屏围。
    夜深松桂寒,朝瀣生林霏。
    李君亦达士,与我真忘机。
    乃於山之颠,预作佳城基。
    生则此其乐,死则此其归。
    采药求长年,华发世所希。
    荷锸欲自埋,不以遗体为。

  • 3
    [宋]
    秋景澄清物象希,山家沈寂俗难齐。
    常听岭瀑连云泻,时有林猿隔岫啼。
    月黑笈明灵武动,夜寒囊破蹇驴嘶。
    此身已脱人间世,赢得烟萝自在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