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李枢干三首》

尽道抡魁世所荣,谁知须要似王曾。
凤池身到浑閒事,如董如何岂足称。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和批评。它通过对“抡魁”(即选拔魁首)这一过程的描绘,表达了对某些人追求荣誉和地位的看法,同时也对某些人追求的方式提出了质疑。 首句“尽道抡魁世所荣”,直接点明了一个普遍的观念,即人们普遍认为获得魁首的荣誉是值得追求的。这里,“尽道”一词表达了对这种观念的普遍接受,而“世所荣”则强调了这种荣誉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谁知须要似王曾”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即人们是否真的需要追求像王曾那样的荣誉。王曾是北宋时期的名臣,他以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他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努力和积累。因此,这句诗表达了对那些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人的批评。 “凤池身到浑闲事,如董如何岂足称”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追求荣誉的态度和看法。凤池是古代官员升迁的地方象征,这里用来比喻获得魁首的地位。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那些只追求短暂的名利,而忽视长期努力和积累的人的批评。他们虽然得到了短暂的成功,但这种成功并不能代表真正的价值和成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抡魁”这一过程,表达了对追求荣誉的态度和看法。它强调了真正的价值和成就来自于长期的努力和积累,而不是一时的名利。同时,它也批评了那些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人,提醒他们要珍惜自己的成长过程,不要被短暂的名利所迷惑。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有力,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它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追求方式,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
诗词关键字: 须要 谁知
相关诗词
  • 1
    [唐]
    共忆南浮日,登高望若何。
    楚田湖草远,江寺海榴多。
    载酒寻山宿,思人带雪过。
    东西几回别,此会各蹉跎。
  • 2
    [唐]
    藏器待时少,知人自古难。
    遂令丹穴凤,晚食金琅玕。
    谁谓兵戈际,鸣琴方一弹。
    理烦善用简,济猛能兼宽。
    夙夜念黎庶,寝兴非宴安。
    洪波未静壑,何树不惊鸾。
    凫舄傍京辇,甿心悬灌坛。
    高槐暗苦雨,长剑生秋寒。
    旅食还为客,饥年亦尽欢。
    亲劳携斗水,往往救泥蟠。
    但恐酬明义,蹉跎芳岁阑。
  • 3
    [唐]
    官罢江南客恨遥,二年空被酒中消。
    不知暗数春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