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灯清坐欲三更,月到疎棂胧忪明。 除了当栏松上鹊,无人听得读书声。 |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一个孤独的读书者在灯下读书的场景。 首句“一灯清坐欲三更,月到疎棂胧忪明。”首先描绘了深夜中的一盏孤灯和读书者的身影。这里的“一灯”象征着孤独和寂静,而“清坐”则暗示了读书者的孤独和宁静。诗人通过精确的时间描述——“欲三更”,暗示了夜已很深,人们都已进入梦乡,整个世界仿佛都沉寂下来。而此时,唯一一盏灯还亮着,读书者还在灯下默默读书。 “月到疎棂胧忪明”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月亮这一意象,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的氛围。月亮透过稀疏的棂木,投下朦胧的光影,给人一种神秘而又静谧的感觉。 “除了当栏松上鹊,无人听得读书声。”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除了当栏的松树上的鹊儿,并没有其他人能听到读书的声音。这不仅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也暗示了读书者的孤独和专注。这句诗也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停下了脚步,只剩下读书者和他的书。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深夜中读书者的场景,通过环境的渲染和细节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孤独、深沉的美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专注的赞美,以及对世界静谧和平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