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古鉴相士》

以古为名便异今,况能有鉴照人心。
旧闻古鉴知兴替,借与清朝献六箴。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鉴照人心”,通过古鉴的象征,表达了对清朝的期望和劝诫,希望清朝能够借鉴历史,明辨是非,洞察人心,以实现国家的兴替。 首两句“以古为名便异今,况能有鉴照人心。”通过对比古今,强调了鉴照的重要性。这里,“古”代表了过去的历史,“今”代表了当前的社会。诗人希望清朝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借鉴经验,以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挑战和问题。同时,诗人也希望清朝能够洞察人心,理解人民的诉求和愿望,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 三、四句“旧闻古鉴知兴替,借与清朝献六箴。”进一步阐述了这一主题。诗人用“古鉴”象征历史的智慧,认为只有通过借鉴历史,才能了解国家的兴替,把握时代的脉搏。因此,诗人希望清朝能够借助历史的智慧,献上六箴,即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方面的建议和警示,以引导清朝走向繁荣昌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朝的期望和劝诫,希望清朝能够借鉴历史,洞察人心,以实现国家的兴替。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信心,认为历史可以成为我们的鉴照,引导我们走向更好的未来。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对比古今、借用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信心,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诗词关键字: 兴替 有鉴 旧闻
相关诗词
  • 1
    [宋]
    方塘之鉴形可识,方诸之鉴心始得。
    相形何如更论心,以貌取人当有失。
    君不见虞皇项籍两重瞳,成汤曹交皆九尺。
  • 2
    [宋]
    麻衣道眼明如月,学士神仙带不来。
    天上贵人若相同,只消三字画炉灰
  • 3
    [宋]
    圆颅方趾具仁端,性体曲来只一般。
    若见里头腔子黑,相书已作死人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