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失题》

谪居姜相庸奚损,贫杀无英直是清。
风月分来无著处,摩挲海眼看长鲸。
作品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谪居戎州(今四川宜宾)时所作。姜公,指姜公其人,名未详。黄庭坚与姜公相识,是在他贬居宜州时。姜公其人性格刚直,不畏权势,与黄庭坚结为朋友后,常在一起谈论天下大事。 首句“谪居姜相庸奚损”,表面上是说,姜公贬居于外,于我何益?实际上是说,贬居本身,正是英雄有用武之地之时。次句“贫杀无英直是清”,是说姜公贫穷而能保持其耿介正直的品格,正足以激励自己。这两句诗既表现了黄庭坚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扬,又表现了对友人贫贱不移的慰藉和鼓励。 三、四句“风月分来无著处,摩挲海眼看长鲸”,则表现了作者的高旷情怀和博大胸襟。“风月分来无著处”,意思是说,把风月这些身外之物看淡了,忘掉了,就没有什么牵挂了。这正是作者不汲汲于富贵而又自安于淡泊的表现。“摩挲海眼看长鲸”,作者把海眼比作鲸鱼,这固然是写实,但更是作者心胸开阔、目光远大的表现。 这首诗表现了黄庭坚的豪迈情怀,他虽然身处逆境,但心胸开阔,目光远大,把风月、富贵、权势看得一尘不染。这种高尚的情操和品格,正是他成为一代大师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表现了黄庭坚的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
诗词关键字: 谪居 摩挲 风月
相关诗词
  • 1
    [近代]
    民国军人皆紫袍,为何不与民分劳?
    玉杯饮尽千家血,红烛烧残万姓膏。
    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
    逢人都道民生苦,苦害生灵是尔曹!
  • 2
    [近代]
    竹阳城外有高台,把酒登临曙色开。
    蜀陇云山皆北向,巴渝风雨自东来。
    锦帆终古天涯去,春色无端地底回。
    到此我思廿八将,谁为呼取尽余杯?
  • 3
    [近代]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
    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
    不见项羽酣呼钜鹿战,刘秀雷震昆阳鼓,年约二十余,而能兴汉楚。
    杀人莫敢当,万世钦英武。
    愧我年二七,于世尚无补。
    空负时局忧,无策驱胡虏。
    所幸在风尘,志气终不腐。
    每闻鼓鼙声,心思辄震怒。
    其奈势力孤,群才不为助。
    因之泛东海,冀得壮士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