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曾谹甫韵寄贺子忱》

狂客当年隐四明,至今孙子爱林坰。
挂冠无愠亦无喜,抱膝自歌还自听。
时弄清琴怀贺若,何妨后乘载樵青。
结邻能践前言否,春色方深绝境亭。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情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和情感。 首句“狂客当年隐四明,至今孙子爱林坰”描绘了诗人的早年生活,他当年在四明隐居,如今他的孙子仍然热爱着乡村的生活。这里的“狂客”可能是指诗人自己,他曾经是一个狂放不羁的人,现在他的孙子也继承了他的这种生活方式和态度,热爱着乡村的生活。 “挂冠无愠亦无喜,抱膝自歌还自听”描绘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挂冠隐居,没有感到愤怒或喜悦,只是静静地抱膝唱歌,听自己的歌声。这种淡然处之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超脱和豁达。 “时弄清琴怀贺若,何妨后乘载樵青”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和与友人的交往。他时常弹琴怀想贺若,何妨让后面的车子上载着樵青。这里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友人的亲近和友情,也体现了他的生活乐趣。 “结邻能践前言否,春色方深绝境亭”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他希望能够实现结邻的诺言,春天的景色已经深深美丽,这是他向往的绝境亭。这里既有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超脱和豁达,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诗词关键字: 挂冠 绝境 弄清
相关诗词
  • 1
    [宋]
    石不能言语,云如过去身。
    意求虽仿佛,事往或湮沦。
    洞壑龙离隐,池墉草得春。
    山民忽惊避,吾此岸乌巾。
  • 2
    [宋]
    康乐秀髯长拂巾,伐山走鹿辟车尘。
    才毫并触当时祸,物色分留后代人。
    环涧已为僧去碣,红泉今与子通邻。
    著书万卷精庐里,成佛生天自致身。
  • 3
    [宋]
    诗评明水好,笑我尚逶迤。
    丹穴三千仞,苍藤千万枝。
    谷耕闻好鸟,社饮见庞眉。
    他日烦君指,书堂与佛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