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俗日云薄,典刑终未泯。 请看列女传,今有柳夫人。 色养金章贵,褒封钿轴新。 凄凉板舆路,却见小梅春。  | 
| 这首诗的主题是风俗、典刑、列女传和褒封制度等,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描绘和讨论,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风俗日云薄,典刑终未泯”中,“风俗日云薄”描绘了社会风气日渐淡薄、轻薄的景象,而“典刑终未泯”则表达了对传统道德、礼仪规范的坚守和传承的信念。这两句形成对比,一描绘社会现实的衰败,一表达道德信念的坚定,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请看列女传,今有柳夫人。”这两句诗将历史上的柳夫人与列女传中的女性联系起来,强调了女性在道德、礼仪规范方面的典范作用。柳夫人作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女性,成为了诗人赞美的对象。 “色养金章贵,褒封钿轴新”这两句诗描绘了典章制度的变化,即对女性的褒封制度和钿轴等物质奖励的变化。诗人通过对比金章与钿轴的新旧,表达了对制度变迁的感慨和对女性地位变化的思考。 最后,“凄凉板舆路,却见小梅春。”这两句诗描绘了板舆之行的凄凉景象,但仍然能看到小梅绽放的春天,象征着尽管社会风气有所改变,但仍然有美好的事物存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风俗、典刑、列女传和褒封制度的描绘和讨论,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对柳夫人的赞美,强调了女性在道德、礼仪规范方面的典范作用,同时也对制度变迁和女性地位变化进行了思考。最后,诗人通过凄凉与美好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坚守和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