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安溪晚泊因到无净院》

十丈亭桥稳踔溪,斜阳红滟入船低。
枯筇径过荒街北,静院深寻破庙西。
游伴苦无成独笑,物情谙遍任难齐。
归时早是星烦出,影漾波痕上下迷。
作品赏析
这首诗《十丈亭桥稳踔溪,斜阳红滟入船低》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游历心情的诗。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的世界中,感受他的喜怒哀乐。 首联“十丈亭桥稳踔溪,斜阳红滟入船低”,诗人描绘了十丈亭桥稳定地在溪上跃动,溪水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红艳,使得船儿低低地沉入水中。这一联以生动的画面开始,为整首诗定下了轻松愉快的基调。 颔联“枯筇径过荒街北,静院深寻破庙西”,诗人拄着一根枯筇,走过荒凉的街北,深入静谧的院落,寻找那深藏的破庙。这一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游历过程,通过“枯筇”、“荒街”、“静院”、“破庙”等意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坚韧。 颈联“游伴苦无成独笑,物情谙遍任难齐”,诗人感到游伴稀少,独自游玩时感到苦闷,但随着对事物了解得越来越多,却发现难以做到整齐划一。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游伴的无奈和对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充满了哲理意味。 尾联“归时早是星烦出,影漾波痕上下迷”,诗人即将离开,但夜幕已经降临,星星已经升起,波痕在水中荡漾,使得归途变得迷离。这一联以夜幕降临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的归途,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游历心情,诗人展现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和哲理意味。
诗词关键字: 波痕 游伴 无成
相关诗词
  • 1
    [明]
    可怪新安水,舟从石上行。
    不风秋暮冷,无月夜深明。
    古本何年偃,危湍几处惊。
    千寻犹见底,曾数越江清。
  • 2
    [明]
    海舟名普慈,吴郡海虞钱氏子。
    世业儒,出家破山寺。
    往参邓尉山万峰和尚,付以法偈,遂结庐太湖西洞庭山。
    三十年不过湖。
    闻虚白旵公在安溪东明说法,亲承万峰祖印,遂往叩。
    旬日大悟,遂居东明演法,为万峰法嗣。
    景泰元年,示寂,全身塔在东明左侧。
    有《颂古诗》行世。
  • 3
    [宋]
    昏昏默默嗟衰朽,白白红红忆盛强。
    自古人惟称单父,至今我尚爱桐乡。
    刈时留取葵根在,拔处无令薤本伤。
    邑有澹台辈流否,不妨迎致向琴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