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学无人发世蒙,正神流弊与妖同。 既非气类相求者,岂解精诚妙感通。 |
| 这首诗是用来表达对礼学的理解和批评。礼学是关于礼仪、礼节、礼制的学问,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如果缺乏有见识的人来传承和发展礼学,就会导致其弊端显现,与妖邪之徒为伍。 首句“礼学无人发世蒙”,表达了对于缺乏礼学传承者的担忧。世蒙指的是社会大众,由于无人引导和启发,他们无法充分理解和应用礼学。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社会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的关注,以及对大众福祉的关心。 第二句“正神流弊与妖同”是对礼学变质,流于邪神的批评。正神原本是正统的礼学,但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它可能会变质,与妖邪之徒为伍。这表达了诗人对礼学可能被误用和滥用的担忧。 第三句“既非气类相求者,岂解精诚妙感通”则表达了诗人对礼学本质的理解和看法。他认为,如果礼学不是出于同类之间的真诚需求和追求,那么它如何能理解其中的精诚妙感而产生感应呢?这句诗强调了真诚和内在的需求在礼学中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礼学的深刻理解和关注,对礼学可能出现的弊端和误用表示担忧,同时也强调了真诚和内在需求在礼学中的重要性。这首诗提醒我们,礼学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和指导,需要有人去传承和发展,同时也需要我们以真诚和内在的需求去理解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