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方仁声》

学道悠悠未见功,敢言凡质有仙风。
他年一钵江湖去,先向苕溪访葛洪。
作品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我学道求仙之心的描绘,表达出一种对自由自在的江湖生活的向往。 首句“学道悠悠未见功”,表达了作者对学道求仙之路漫长无期的无奈感慨,“悠悠”二字,写出道路漫长,遥遥无期,同时也写出自己求仙的决心,尽管道路漫长,却依然坚持不懈。 “敢言凡质有仙风”,作者在此表达了自己虽是凡俗之人,却有着仙人的气质和风度。这里的“仙风”并非仅仅是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更是对内心精神的赞美,表达出作者对自由、超脱的向往。 “他年一钵江湖去”,表达出作者对江湖生活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远离尘世,一钵江湖,自由自在。 “先向苕溪访葛洪”,这句中,“苕溪”指的是苕溪,在浙江北部,风景秀美,也是葛洪的故乡。在这里,作者暗指自己将先去苕溪,寻找葛洪,寻求仙道。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学道求仙、江湖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自信和坚韧,即使面对漫长无期的学道之路,也依然坚持不懈,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诗词关键字: 江湖
相关诗词
  • 1
    [宋]
    今日宴良会,微风动波心。
    逸响悲秦筝,仁声和舜琴。
    古人为此曲,寓意良以深。
    何当共欢乐,长啸溪之阴。
  • 2
    [明]
    临江理舟楫,驾言辞故乡。
    故乡非不安,忧君未能忘。
    握手一长叹,出门何慷恺。
    所遇无险夷,行行尽周行。
    老骥志千里,游子怀四方。
    圣朝虽致治,庶事未尽康。
    江南多苦雨,江北多愆阳。
    遗民日啼饥,已空糟与糠。
    救荒岂无政,何能补流亡。
    秋高胡马肥,征师守边疆。
    行者犯锋镝,居者供糇粮。
    遣使出监护,冠盖恒相望。
    未闻奏捷功,声势徒张皇。
    君昔在郎署,明刑凛秋霜。
    仁声久洋溢,远追于与张。
    莫以合烛故,爱此东壁光。

  • 3
    [宋]
    钟鼓非乐本,本末犹相因。
    仁声入人深,孟子言之醇。
    如何贞观君,从古同隋陈。
    风俗不粹美,惜哉世无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