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赵山台莲花方丈》

一芙蕖是一毗耶,一叶春风一室开。
三万二千师子座,藕丝窍裹涌将来。
作品赏析
这首诗《一芙蕖是一毗耶,一叶春风一室开。
三万二千师子座,藕丝窍裹涌将来。》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巧妙地描绘了芙蕖的美丽和特性,以及它所带来的精神启示。 首先,诗中以“一芙蕖是一毗耶”开头,将芙蕖比作佛教中的毗耶,暗示了它的神圣和纯洁。接着,“一叶春风一室开”描绘了春风轻轻吹过,一片芙蕖叶儿在春风中摇曳生姿,仿佛一室之内盛开了一片春光。这里的“一叶”与“一室”形成对比,突出了芙蕖的美丽和生机。 “三万二千师子座”则进一步强调了芙蕖的庄严和神圣,如同佛教中的狮子座一般。狮子座在佛教中象征着智慧和力量,而芙蕖也具有这种象征意义。诗人用“三万二千”形容数量之多,进一步强调了芙蕖的丰富和美丽。 最后,“藕丝窍裹涌将来”则以藕丝般的细密结构来形容芙蕖,仿佛它从藕丝般的窍裹中涌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里的“窍裹”和“涌将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芙蕖的形态和生命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芙蕖的美丽和特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的赞美。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佛教的哲理和启示,表达了诗人对智慧和力量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下一首
《七夕》
诗词关键字: 藕丝 春风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
    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
  • 2
    [明]
    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徽。
    花开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
  • 3
    [明]
    朝采莲,暮采莲,莲花艳冶莲叶鲜。
    花好容颜不常好,叶似罗裙怨秋早。
    秋风浩荡吹碧波,绿怨红愁将奈何。
    年年采莲逞颜色,采得莲花竟何益。
    莲花虽好却无情,夫婿有情常作客。
    万里关河归未得,争如池上锦鸳鸯,双去双来到头白。
    采莲复采莲,采莲还可怜。
    愿比莲花与莲叶,不论生死根相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