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止宿》

大路古茅屋,问津欲何从。
鸡黍相款留,贤哉植杖翁。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大路古茅屋,问津欲何从。鸡黍相款留,贤哉植杖翁》。这首诗的作者通过描绘一个古老茅屋的场景,表达了对质朴、纯真、贤明的乡村生活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食物和住所的人的敬意。 首先,诗人通过“大路古茅屋”这样的描述,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典型的乡村景象。大路,通常指通往城市或重要地点的道路,而古茅屋则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古老和简朴。这样的描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宁静、质朴的乡村环境。 接着,“问津欲何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片乡村的向往和疑问。这里的“问津”出自《论语》中的典故,原指寻求途径,这里引申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似乎在询问,自己应该如何进入这片乡村,如何在这里安家落户。 “鸡黍相款留”则描绘了一个更为温馨的场景。鸡黍,指农家待客的饭菜,这里暗示了乡村人的热情好客。诗句表达了诗人被乡村人的款待所感动,想要留下来与他们共同生活。 最后,“贤哉植杖翁”是对乡村贤达的赞美。植杖翁在这里象征着那些勤劳、质朴、贤明的乡村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认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质朴、纯真的乡村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那些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食物和住所的人的敬意。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词关键字: 款留 问津 茅屋
相关诗词
  • 1
    [明]
    锦瑟惊弦破梦频,无因重见玉楼人。
    鸟啼云窦仙岩静,梦入天台石路新。
    芍药比容花比貌,暖烟如粉草如茵。
    人间只道三山远,犹隔千山与万津。
  • 2
    [宋]
    当年不作南行客,他日应无北狩人。
    官似虱微言许大,肉如蚁饱道方伸。
  • 3
    [宋]
    拥节西来未一年,凄凉道路泣东辕。
    蜀都富乐真当惜,民事艰难谁复论。
    白马何人趋远日,青刍盈束更无言。
    异时归去逢遗老,空听咨嗟述旧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