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陈倅田妇刈麦韵因解嘲》

君不见山东健妇把犁耕,子美为赋兵车行。
我赏一读三欢息,尚想青天闻哭声。
又不见峡女生涯城两脚,鬓发飘萧不堪掠。
我赏三复负薪篇,亦是子美夔州作。
山东征战苦未平,峡女家贫无{左豆右斗}升。
吾邦之俗异于是,赋调不苛闾里宁。
八月诗人歌载绩,馀暇不如同力穑。
况复樵枯良易易,自昔民生在勤力。
通守于民情最亲,劳农不惮行侵晨。
他日席前须记取,要使深宫识苦辛。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作品,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东妇女耕种、峡女辛勤劳作、农家生活以及通守劳农的情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勤力的倡导。 首先,诗中通过对山东健妇、子美、峡女生涯等劳动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坚韧。诗中用“把犁耕”、“无{左豆右斗}升”、“劳农不惮行侵晨”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劳动人民在艰苦环境中辛勤劳作的场景。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注,呼吁人们关注民生,了解劳动人民的艰辛。 其次,诗中通过对诗人杜甫的赞美和对杜甫诗歌的引用,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崇敬和对杜甫的敬仰之情。诗中提到“八月诗人歌载绩”,表达了对杜甫诗歌艺术的赞美,同时也引用了杜甫在夔州时期的作品,展现了杜甫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劳动人民的关怀。 此外,诗中也表达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诗中提到“通守于民情最亲,劳农不惮行侵晨。他日席前须记取,要使深宫识苦辛。”这表达了诗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认为政府应该关注民生问题,了解百姓的疾苦,采取措施改善民生。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劳动场景、诗歌艺术和民生问题的描绘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注。同时,这首诗也启示人们应该尊重劳动、勤力为生,关注民生问题,使深宫之人也能了解民间疾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作品,它通过对劳动场景、诗歌艺术和民生问题的描绘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注,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诗词关键字: 犁耕 闾里 鬓发
相关诗词
  • 1
    [唐]
    新秋入破宅,疏淡若平郊。
    户牖深如窟,诗书乱似巢。
    移床惊蟋蟀,拂匣动蟏蛸。
    静把泉华掬,闲拈乳管敲。
    桧身浑个矮,石面得能幽页。
    小桂如拳叶,新松似手梢。
    鹤鸣转清角,鹘下扑金髇。
    合药还慵服,为文亦懒抄。
    烦心入夜醒,疾首带凉抓。
    杉叶尖如镞,藤丝韧似鞘。
    偾田含紫芋,低蔓隐青匏。
    老柏浑如疥,阴苔忽似胶。
    王余落败堑,胡孟入空庖。
    度日忘冠带,经时忆酒肴。
    有心同木偶,无舌并金铙。
    兴欲添玄测,狂将换易爻。
    达人唯落落,俗士自譊譊。
    底力将排难,何颜用解嘲。
    欲销
  • 2
    [清]
    不见春风花,花落随地飞?
    不见南山鸟,年年择新枝?
    抱此区区意,红颜须及时。
    “非不慕古人,礼法难疗饥。
    ”但博旦夕欢,宁顾谁为谁?
    还取故夫意,宛转事新知。
    新故转盼间,生死酒一卮。
    可怜东邻妇,白首柏舟诗。
  • 3
    [明]
    闺中自昔论红线,侠气纵横频掣电。
    来作处女君未知,去矣脱兔容谁见。
    世上徒夸屋是金,明珠换骨不换心。
    一自临邛罢绿绮,只今千载无知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