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晦岩佛光法师》

对文笺释通人到,破名舂科作者难。
不见澧阳焚钞者,棒头拈出尚寒酸。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澧阳焚钞者”的描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穷苦百姓的同情。 首句“对文笺释通人到,破名舂科作者难”,对仗工整,含义深刻。“对文笺释”指的是解释词语、句子的含义,“通人到”则表示达到了一定的境界。这句话表达了对于那些能够深入理解、解释事物的人,以及那些在创作中能够打破常规、不拘泥于形式的人,都是非常困难的。 第二句“不见澧阳焚钞者,棒头拈出尚寒酸”,描绘了一个场景,即“澧阳焚钞者”的生活状态。“焚钞者”指的是那些因为贫困而不得不将钞票烧掉的人,“棒头拈出”则表示在艰难的环境中寻找出路。这句话表达了对贫困百姓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整首诗通过对“澧阳焚钞者”的描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穷苦百姓的同情。诗人通过自己的笔触,将社会的不公和贫困的现状呈现出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穷苦百姓的同情,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歌。
诗词关键字: 棒头 通人 不见
相关诗词
  • 1
    [现代]
    掷笔峰连古道场,重新遗塔镇仙乡。
    扫除下界风霾迹,长使名山放佛光。
  • 2
    [宋]
    曾访神仙岩洞来,人言伟观似天台。
    藤萝足下猨猱啸,钟鼓声边日月开。
    灯续佛光凝紫翠,云将蜃气作楼台。
    最怜贯石神龙尾,犹带天东雨露回。
  • 3
    [宋]
    秀岭奇峰接钓台,乌龙直冯更崔嵬。
    万松合处虚亭敞,千佛光中梵宇开。
    林外瀑泉飞朔雪,云间宝藏转春雷。
    攀藤更入西庵路,一听支郎语劫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