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节妇吟》

城头黑云如坏屋,车走争门折千轴。
姚家新妇亦东逃,舅姑惊惶儿女嗥。
自知数口难俱免,欲渡前溪舟尚远。
嘱夫弃妾当奉亲,独赴清流不爱身。
此日谁能问南史,如妇曾书几人死?
作品赏析
这首诗《城头黑云如坏屋,车走争门折千轴。姚家新妇亦东逃,舅姑惊惶儿女嗥》是一首描绘战乱时人们流离失所、苦难重重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出了一幅惊心动魄的图景。 首先,诗人通过“城头黑云如坏屋,车走争门折千轴。”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战乱的残酷和无情。黑云压城城欲摧,就如坏屋一般,象征着战乱给人带来的沉重压力和毁灭性打击。而“车走争门折千轴”则进一步描绘了战乱中人们为了生存而拼命争夺的场景,车辆在争抢中折断,象征着人们在战乱中的无助和无奈。 接下来,“姚家新妇亦东逃,舅姑惊惶儿女嗥。”描绘了战乱中人们被迫逃离家园的情景。新妇和舅姑、儿女们惊惶失措,四处奔逃,表现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恐慌和不安。 在描述了人们流离失所、苦难重重的场景后,诗人又通过“自知数口难俱免,欲渡前溪舟尚远。”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于未来的无助和迷茫。他们知道在这样的乱世中,很难同时保全自己和家人,想要渡过前溪,但前溪尚远,表现了人们对于未来的迷茫和无助。 最后,“嘱夫弃妾当奉亲,独赴清流不爱身。”是诗中的高潮部分,描绘了姚家新妇的决心和勇气。她决定舍弃自己,保全家人,独自赴清流,不求自身安危,只求能够奉养亲人。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感动,也表现了诗人对于人性光辉的赞美。 最后两句“此日谁能问南史,如妇曾书几人死?”更是发人深省。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姚家新妇这种舍己为人精神的赞美和敬佩,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只知道记录历史人物功过却忘记记录人性光辉的人的质疑和批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战乱时人们流离失所、苦难重重的场景,表现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勇敢,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和苦难的反思和对人性的赞美。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诗词关键字: 舅姑 新妇 城头
相关诗词
  • 1
    [唐]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褥。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 2
    [唐]
    槐欲成阴分袂时,君期十日复金扉。
    槐今落叶已将尽,君向远乡犹未归。
    化石早曾闻节妇,沉湘何必独灵妃。
    须知此意同生死,不学他人空寄衣。
  • 3
    [明]
    忆昔嫁君时,赠我白罗帨。
    君殁帨犹存,拭我泣君泪。
    泪尽帨不烂,长留箧中看。
    并州有剪刀,谁能剪一半。
    将心比罗帨,皎皎如素丝。
    素丝可以染,妾心终不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