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王推官赴官谯阳》

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
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
频年劳訏谟,欲补千百疮。
子为京师客,忠愤何慨慷。
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
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
且为有万死,圣明察臣狂。
臣言倘获施,立能致时康。
宸居岂云远,遥指天中央。
鸡鸣列仙仗,九门洞开张。
谓宜只召见,拜起随班行。
上殿笏画地,论奏尽敷详。
如何竟报缺,不得瞻清光。
一官非所愿,欲令赴蛮荒。
徘徊出都门,风雨湿晓装。
行行过吴洲,木叶秋始黄。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饱满的热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状况的关切,对国家复兴的期望。 首段描绘了国家长期动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国家防线的崩溃。作者以洪流比喻动乱,形象生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状况的深深忧虑。 接下来的段落,作者描述了自己多年来为国家的辛勤付出,希望能弥补国家的千百疮痍。这段表达了作者的忠诚和奉献精神,同时也透露出对国家现状的无奈和失望。 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表达了对君王的忠诚和期望,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够被采纳,使国家早日恢复繁荣。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作者感到深深的遗憾和失落。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赴任边疆的想法,虽然这不是他原本的愿望,但为了国家的复兴,他愿意做出牺牲。这种无私的精神令人感动。 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国家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决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热情,也揭示了当时国家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诗词关键字: 书函 明察 遥指
相关诗词
  • 1
    [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2
    [唐]
    千官肃事,万国朝宗。
    载延百辟,爰集三宫。
    君臣德合,鱼水斯同。
    睿图方水,周历长隆。
  • 3
    [唐]
    并州近胡地,此去事风沙。
    铁马垂金络,貂裘犯雪花。
    曾持两郡印,多比五侯家。
    继世新恩厚,从军旧国赊。
    戍烟千里直,边雁一行斜。
    想到清油幕,长谋出左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