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贞元朝士尽凋零,一世龙门羡李膺。 靖节有时题晋号,德公无意入襄城。 床头点易朱犹湿,几上遗书稿已謄。 收拾故家华萼集,翩翩三凤以文鸣。  | 
| 这首诗是对贞元朝士凋零的慨叹,对李膺的敬仰,对陶渊明、王猛等隐士的羡慕,对家传学问的珍惜,以及对文采斐然的赞美。 首句“贞元朝士尽凋零”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画面,象征着朝代的衰落和士人的没落。诗人通过“尽凋零”一词,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深忧虑。 “一世龙门羡李膺”一句,诗人借李膺自喻,表达了对名望和地位的渴望。 “靖节有时题晋号,德公无意入襄城”两句,诗人借陶渊明和王猛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入世纷争的不屑。 “床头点易朱犹湿,几上遗书稿已謄”两句,描绘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气氛,透露出诗人对学问传承的重视和对读书的热爱。 “收拾故家华萼集,翩翩三凤以文鸣”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家族文脉的继承和发扬的决心,同时也赞美了家族中某位成员(可能指的是“三凤”)以文才而闻名。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历史人物和现实情况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贞元朝士凋零的慨叹,对学问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家族文脉的继承和发扬的决心。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社会的深深忧虑和对学问、家族传统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气息,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