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七月一日作》

去秋今复号新秋,要使新愁入旧愁。
四海元龙霖雨望,一生仲举国家谋。
囚冠不脱凋蓬鬓,旅殡何堪败蒻舟。
谁与此怀同涕泗,南山朝霭萶烟浮。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作者自身经历和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首联“去秋今复号新秋,要使新愁入旧愁”,诗人通过描述季节的更替,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新秋的到来意味着新的开始,但同时也伴随着旧愁的延续和新愁的滋生。这里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担忧。 颔联“四海元龙霖雨望,一生仲举国家谋”,诗人以历史人物典故,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和国家的关注和期望。这里“四海元龙”指的是刘备,“霖雨望”表达了他的仁爱之心和济世之志;“一生仲举”则是以许由和隐士许靖为典,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国家治理的关注。 颈联“囚冠不脱凋蓬鬓,旅殡何堪败蒻舟”,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遭遇,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不公的感慨。这里“囚冠”指的是囚犯的帽子,“凋蓬鬓”则表达了诗人年老体衰、白发苍苍的形象;“旅殡”则暗示了诗人漂泊无依、客死异乡的命运。 尾联“谁与此怀同涕泗,南山朝霭萶烟浮”,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对知己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里“南山朝霭”象征着永恒和坚韧,“萶烟浮”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念。而“谁与此怀同涕泗”则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渴望,希望有朋友能够理解和支持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身经历和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人的忧虑、期望、感慨和对知己的渴望,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和深刻。
诗词关键字: 霖雨 四海 南山
相关诗词
  • 1
    [先秦]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 2
    [魏晋]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
    到洛阳,任城王薨。
    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
    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
    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
    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
    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
    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
    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
    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
    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
    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
    鸱枭鸣衡轭,豺
  • 3
    [唐]
    耿耿曙河微,神仙此夜稀。
    今年七月闰,应得两回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