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琦公赞光堂》

山川固高深,不掩珠玉光。
道人觉物者,明明岂自藏。
奈何一世中,瞑醉不我臧。
收歛万古志,风雨一茅堂。
问之默不语,诗成兰蕙香。
山中多卉木,有待而芬芳。
自怜年少时,彻今昼公行。
虚空流水远,天外有鸶凰。
白发此种种,红尘谁茫茫。
嵩少今卜筑,因之归兴长。
作品赏析
这首诗《山川固高深,不掩珠玉光》是一首对山川、道人和世俗的深度赏析。 首先,诗人赞美了山川的高深和广大,就像隐藏着无尽的珠玉之光,引人向往。这种描绘为整首诗奠定了壮丽的背景,为接下来的情感表达提供了基础。 接着,诗人转向了对“道人”的赞美。这里的“道人”可以理解为一种超脱世俗、洞察万物的人生态度。他们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他们的智慧和光明不是自我封闭的,而是向世人开放,引导人们走出迷雾。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世人的无奈,他们沉醉于自我,不理解也不珍视这些宝贵的智慧。这种无奈和批判在“收歛万古志,风雨一茅堂”这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人们应该收敛起浮躁的心志,追求一种简朴而深沉的生活。 在诗的结尾,诗人以一种深深的自怜和反思结束,他感叹自己年轻时的清醒和现在的沉沦,表达了对红尘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他希望通过嵩少的隐居,找到归去的动力和方向。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山川、道人、世俗和自我的深度思考和反思。它以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热切期待。这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诗,它能够引发人们对生活、自我和世界的深思。
诗词关键字: 珠玉 万古 道人
相关诗词
  • 1
    [宋]
    山光堂下,恰催花雨过,韶华将半。
    蝶舞回风莺度曲,暖响笙箫庭院。
    泥轼仙翁,当时此夕,正梦投怀燕。
    紫髯黄发,到今如此清健。
    岂但风月平分,海沂千里,流得欢声遍。
    屈宋江山,还助说,莫惜金荷频卷。
    问寿何如,凤池三到,却放壶天晚。
    赤松应待,挂冠归伴萧散。
  • 2
    [宋]
    古业禅窟锁岩扃,拂子崔嵬拄杖横。
    塔上佛光堂上月,莫言公案不分明。
  • 3
    [宋]
    尘凝黼座忆垂衣,今日湖波锦四围。
    灵毓紫芝三秀远,光开绿玉片金辉。
    松窗自掩空莲社,石榻相朝卧柳枝。
    半卷珠帘看落景,鼓箫长送画船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