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鹿门寺》

鹿门山上寺,突兀尽无尘。
到此修行者,应非取次人。
鸟过惊石磬,日出碍金身。
何计生烦恼,虚空是四邻。
作品赏析
这首诗《鹿门山上寺》是一首描绘山中寺庙的优美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对修行者生活的赞美和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鹿门山寺庙的突兀高耸,仿佛与尘世隔绝,达到了“尽无尘”的境界。这样的描绘给人一种清幽、静谧的感觉,使人想象到山寺的巍峨壮观和远离尘嚣的独特氛围。 接着,诗中提到修行者并非随随便便之人,而是经过选择和决定的。这表达了对修行者严谨生活态度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难和不易。 然后,诗中描绘了鸟儿飞过寺庙时惊动了石磬的声音,以及太阳升起时石磬受阳光照射而产生的光影变化。这些细节描绘出山寺的宁静与生动,给人一种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美感。 最后,诗中提出了一个深远的思考:如何消除烦恼?诗人给出的答案是虚空,即无我、无执着的境界。这表达了对修行者超越烦恼、达到内心平静的赞美和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鹿门山寺的优美景色和修行者的生活,表达了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真谛的探寻。
诗词关键字: 四邻 修行者 突兀
相关诗词
  • 1
    [唐]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 2
    [唐]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 3
    [唐]
    清晨整冠坐,朗咏三百言。
    备识天地意,献词犯乾坤。
    何事不隐德,降灵生轩辕。
    口衔造化斧,凿破机关门。
    五贼忽迸逸,万物争崩奔。
    虚施神仙要,莫救华池源。
    但学战胜术,相高甲兵屯。
    龙蛇竞起陆,斗血浮中原。
    成汤与周武,反覆更为尊。
    下及秦汉得,黩弄兵亦烦。
    奸强自林据,仁弱无枝蹲。
    狂喉恣吞噬,逆翼争飞翻。
    家家伺天发,不肯匡淫昏。
    生民坠涂炭,比屋为冤魂。
    只为读此书,大朴难久存。
    微臣与轩辕,亦是万世孙。
    未能穷意义,岂敢求瑕痕。
    曾亦爱两句,可与贤达论。
    生者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