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叔夏视获三首》

天赐丰年岂不时,闵公荒度效徂岐。
经丘烈日能焦扉,独夜秋风已泛帷。
岂愧石兄推竹弟,聊斟杜酒破张梨。
过门若有樊迟问,老子於中正遍知。
作品赏析
这首诗《天赐丰年岂不时,闵公荒度效徂岐》是一首描绘农耕生活的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农事活动和人际交往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农耕社会的日常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首联“天赐丰年岂不时,闵公荒度效徂岐”,描绘了丰收之年,闵公公侯在荒年之时效法古时周文王,以农耕为重,体现了公侯对农业的重视和对丰收的期待。 颔联“经丘烈日能焦扉,独夜秋风已泛帷”,描绘了农事活动的艰辛,烈日当空,农民们辛苦劳作,夜幕降临,秋风又吹起帷幕,让人感到一丝凉意。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农耕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颈联“岂愧石兄推竹弟,聊斟杜酒破张梨”,描述了农耕生活中的亲情和友情,通过推竹子、喝酒来消磨时光,体现了农民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一联通过描绘人际关系,展现了古代农民的朴实和善良。 尾联“过门若有樊迟问,老子於中正遍知”,表达了诗人对于农耕知识的渴望和自信,如果有人问起农耕知识,他自然知道。这体现了诗人对农耕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农耕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农民的勤劳、朴实、坚韧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诗词关键字: 丰年 过门 天赐
相关诗词
  • 1
    [元]
    里之外,仆又驱驰南北。
    九月望后,夜泊吴江长桥,有怀诸友,在吴下时,得相周旋,今各一方,意绪恻怆,为赋八声甘州一阕,以写倦倦之意。
    叔夏高分辨酒边喜歌自制乐府,故未章及之,以资他日一笑云正丹枫乱叶舞诗情,惊鸿起汀洲。
    对苍茫独立,江山如此,羁思悠悠。
    尚忆幽坊小槛,笑语月侵楼。
    谁遣楼心月,来照行舟。
    波影云如镜,向沧浪唤酒,空阔呼鸥。
    纵并刀堪剪,还解剪离愁。
    待归来、轻讴浅醉,想旧时、张绪转风流。
    却说与、虹桥今夕,一片清秋。
  • 2
    [宋]
    闻道西山尽是梅,暂陪高兴酌金罍。
    衰颜白发旋老矣,脱帽簪花亦放哉。
    籍草为茵方醉睡,落英扑面又衔杯。
    须臾月照吉堆雪,故使朱轮倒载回。
  • 3
    [宋]
    一岭江梅烂漫芳,追陪杖屦兴偏长。
    山幽日转移疏影,人静风回度暗香。
    从尔轻肥多宴赏,嗟予清健对时康。
    他年自许调金鼎,绝味应当献帝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