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过鼎澧》

沅澧春风拂马鞭,客愁何事四无边。
於今榛棘三州地,自昔坻京百姓天。
安得鸣鸡连比屋,空余归雁落平川。
一觞莫酹怀沙魄,且对桃红李白传。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沅澧春风、客愁榛棘、鸣鸡比屋、归雁平川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句“沅澧春风拂马鞭,客愁何事四无边”,诗人以沅澧春风起兴,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春风轻拂,马鞭随之摇动,然而这美好的景象却无法驱散诗人的愁苦。这种反差和对比,使得诗人的愁绪更加鲜明。 “於今榛棘三州地,自昔坻京百姓天”两句,诗人对当前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榛棘,指荆棘丛生的荒地,三州之地如今却榛棘丛生,这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定。自昔坻京,意为从前的京城,这里暗指曾经的太平盛世。如今百姓生活困苦,如同昔日的京城百姓生活得安逸一样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深深忧虑。 “安得鸣鸡连比屋,空余归雁落平川”两句,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寄予了期望。鸣鸡比屋,指鸡鸣犬吠,一派热闹景象,这里象征着百姓生活的安定和繁荣。归雁落平川,大雁归巢,象征着团圆和幸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过上美好生活的期盼。 最后,“一觞莫酹怀沙魄,且对桃红李白传”两句,诗人以屈原自况,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莫酹怀沙魄,暗示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桃红李白传,诗人以桃花和李花的常开不败来象征国家的繁荣和永续发展。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也流露出他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和对国家的忠诚。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生动,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诗词关键字: 马鞭 平川 桃红
相关诗词
  • 1
    [宋]
    吾易不师房与雄,吾筴不占方与功。
    曰生一字有馀矣,万有二千无隐尔。
    家人养火青枫前,过鼎一散成灰烟。
    泉亭长在麓之始,一止于山斯蹇矣。
    君不见坎离汲汲长相亲,天渊混混无停云。
    栋根已腐先复神,硕果未落心先人。
    心源翼翼城与瓶,目光步步蘧而醒。
    得路至死行勿还,一篑自到天门出。
    不愁缉缉仍翻翻,偏我诈诈与奸奸。
    只愁衰惰忘跻攀,生意自断它人难。
    公家此事最了了,万仞峰头看飞鸟。
    忽然怜我{上举去井换鸟}鸠鷃雀之凡毛,傅之鹏翼何其高。
  • 2
    [先秦]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1]。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
    登白薠[3]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4]中,罾[5]何为兮木上。
    沅有茝兮澧有兰[6],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
    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7]。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8]。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9],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10
  • 3
    [唐]
    当春人尽归,我独无归计。
    送君自多感,不是缘下第。
    君看山上草,尽有干云势。
    结根既不然,何必更掩袂。
    澧水鲈鱼贱,荆门杨柳细。
    勿为阳艳留,此处有月桂。
    言毕尊未干,十二门欲闭。
    伫立望不见,登高更流涕。
    吟君别我诗,怅望水烟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