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岿然亭》

西山紫翠入层霄,老木尘风万窍号。
会得此时亭上意,巍然非下亦非高。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韵味的诗,通过对西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拘泥于一时的精神境界。 首句“西山紫翠入层霄,老木尘风万窍号”便将西山的壮丽景色和老木的风姿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用“紫翠”形容西山的颜色,用“层霄”形容其高耸入云,气势非凡。而“老木尘风万窍号”则描绘了西山之下的风貌,老树在风中摇曳,发出号叫般的声响,给人一种苍劲、坚韧的感觉。 “会得此时亭上意,巍然非下亦非高”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亭子这个视角,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境界的理解。这里的“此时”并非指具体的时刻,而是指一种心境和状态。诗人认为,人生就像这座亭子一样,既不是处于低谷,也不是处于高峰,而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不断超越的状态中。这种状态既不是绝对的“下”,也不是绝对的“高”,而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思考空间。它鼓励人们要超越自我,不断追求进步,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被一时的得失所困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篇,它用美丽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人生的真谛。
诗词关键字:
相关诗词
  • 1
    [现代]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 2
    [清]
    钟山祠庙岿然存,凭吊湖湘烈士魂。
    马革裹尸男子志,鸾刀祭膟圣明恩。
    弓旌夜动神依户,萧鼓春祈福满门。
    万世游人应指点,血殷篙眼古时痕。
  • 3
    [清]
    斜渡溪桥一刹悬,行人报道是青莲。
    同来揽秀无今古,到底巢云孰后先。
    盟誓几疑穿石骨,风流恰喜绕垆烟。
    徘徊胜迹岿然在,感慨徒生落照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