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作杨朱泣路岐,此心自被利名移。 车奔宁是驾尼父,舟覆应非载伯夷。 悔吝从来生动后,啸歌元祗在闲时。 可怜秦晋功成者,欲避危机已太迟。 |
| 这首诗是作者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考和探讨。它以杨朱的泣路岐故事为引子,表达了对利名移心、功成者欲避危机的反思。 首句“莫作杨朱泣路岐,此心自被利名移”直接点明主题,警告人们不要像杨朱那样因为遭遇困难和挫折而哭泣,被利名所左右,失去了自我。杨朱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哲学家,他的名言“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为也”成为了后世追求个人自由和独立的精神象征,但泣路岐的故事则表达了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 “车奔宁是驾尼父,舟覆应非载伯夷”两句是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作者借用了孔子驾车、伯夷撑船的典故,暗示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应该选择正确的道路,而不是盲目追求功名利禄。这两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反思,提醒人们不要被功名所迷惑,而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价值观。 “悔吝从来生动后,啸歌元祗在闲时”两句则是对人生经验的总结。作者认为,悔吝是人生的常态,人们应该在闲暇时思考如何避免悔吝的发生,而不是等到事情发生后再后悔。这种反思和总结也是作者对人生智慧的传承和发扬。 最后,“可怜秦晋功成者,欲避危机已太迟”是对历史经验的反思。作者以秦晋功成者为例,警示人们不要等到事情发生后再后悔,而要在平时就做好准备,避免危机。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警醒,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价值观,不要被功名所迷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杨朱泣路岐、人生选择、悔吝和历史经验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利名移心、功成者欲避危机的反思和对人生智慧的传承和发扬。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人们反复品味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