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闻训狐》

昔年因读昌黎文,知有训狐犹未真。
客堂昨夜灭烛后,一声窃发诚惊人。
慈母入席匪虚语,据此麄暴谁敢闻。
杀人之子养尔子,天地不管胡为仁。
岂无鹰隼善搏击,去路昏黑难相亲。
亦有弓矢可弹射,欲恐误中东西邻。
我今独处虽无惧,聒不得睡宁不嗔。
尝闻凤凰百鸟君,丹穴万里谁能言。
行尝整顿九韶乐,奉迎綷羽掀重云,直前再拜列尔罪,尔躯何足为灰尘。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昔年因读昌黎文》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描述一只狡猾的狐狸的行为,表达了对仁义道德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首先,诗中提到了作者早年读韩愈的文章,从中了解到训狐的故事,但并未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这里的“训狐”象征着社会上的恶势力,需要有人去驯服和引导。 接着,诗中描述了狐狸在夜深人静时突然发出一声窃笑,惊动了屋内的人。这象征着社会上的恶势力在暗中活动,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杀机。 然后,诗中描述了狐狸的残忍行为,包括伤害无辜的人并试图掩盖自己的罪行。这反映了社会上一些人的道德沦丧和欺诈行为。 接下来,诗中提出了对仁义道德的追求,认为只有仁义之道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伤害他人的人的批判。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凤凰的向往,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善良、正义和美好。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像凤凰一样,整顿社会风气,迎接美好的未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狐狸的行为,表达了对仁义道德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善良和正义的向往。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诗词关键字: 奉迎 入席 再拜
相关诗词
  • 1
    [宋]
    十载离乡邑,言归理旧锄。
    仅怜空宅在,半骇近邻无。
    古庙丛枯木,寒宵吠训狐。
    兵余有乖气,春色亦荒芜。
  • 2
    [先秦]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春气奋发,万物遽只。
    冥凌浃行,魂无逃只。
    魂魄归来!无远遥只。
    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只。
    东有大海,溺水浟浟只。
    螭龙并流,上下悠悠只。
    雾雨淫淫,白皓胶只。
    魂乎无东!汤谷寂寥只。
    魂乎无南!南有炎火千里,蝮蛇蜒只。
    山林险隘,虎豹蜿只。
    鰅鳙短狐,王虺骞只。
    魂乎无南!蜮伤躬只。
    魂乎无西!西方流沙,漭洋洋只。
    豕首纵目,被发鬤只。
    长爪踞牙,诶笑狂只。
    魂乎无西!多害伤只。
  • 3
    [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