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陵昨者百忧集,但言儿啼四壁空。 羁臣即今百忧集,永痛母氏崩心胸。 畴昔罪臣投荆州,板舆惴惴那得留。 老人端已怕劳事,况乃离别酸鼻头。 荆州破屋冷似铁,眼边种种那堪说。 缚竹为瓦安得完,往往稀间过霜雪。 母氏癯然由暑热,喘卧十日遽死诀。 至斯极矣其予乎,每辄念此骨欲折。 九重陛下仁如天,蓬赦却上沙市船。 饱闻荆江西江恶,举家性命实可怜。 余生休论饭不足,今费君王岳祠禄。 母氏弃吾如许时,殊方只有看云哭。 贺公吴语慎莫嫌,渠自山阴一茅屋 |
| 这首诗是作者对杜甫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诗中描述了杜甫的母亲在荆州因生活艰苦而病逝的悲惨情景,以及杜甫在流离失所的困境中,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悼。 首段“少陵昨者百忧集,但言儿啼四壁空。”描绘了杜甫的忧虑和孤独,儿子的啼哭声在空荡荡的四壁回荡,象征着杜甫生活的艰难和无助。 “荆州破屋冷似铁,眼边种种那堪说。”这句诗描绘了杜甫在荆州的破旧住所,冷得像铁一样,这种生活状况令人难以忍受。 “母氏弃吾如许时,殊方只有看云哭。”这句诗表达了杜甫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悼,只能在异乡看着云彩哭泣。 整首诗通过对杜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杜甫的同情。诗中充满了对母亲去世的哀悼和对流离失所的困境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 最后,“贺公吴语慎莫嫌,渠自山阴一茅屋”这句诗则表达了对贺知章的敬意,同时也暗示了杜甫希望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过上安定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歌,通过杜甫的生活和遭遇,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自由的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