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又七首其六送神》

悬象著明,照鹽下土。
降福穰穰,德施周普。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典型的中国古代诗歌,其主题是祈福和祝愿。它使用了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现象,并赋予了它们深刻的象征意义。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开头:“悬象著明,照鹽下土。”这句诗描绘了天空中的星辰和日月,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这里的“悬象”可以理解为天上的星辰,它们在夜空中闪烁,照亮大地。“著明”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明亮、清晰,象征着光明和智慧。而“照鹽”则可以理解为星辰的光辉照耀着大地,给人带来希望和温暖。 接下来,“降福穰穰,德施周普。”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福祉降临的期盼和对道德行为的赞美。这里的“降福”可以理解为福气的降临,而“穰穰”则形容福气如泉水般涌出,给人带来丰收和繁荣。而“德施周普”则赞美了道德行为的普遍性和广泛性,表达了作者对道德的崇高敬意。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现象和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和对道德行为的赞美。它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寓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也很有特点。它使用了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使得诗歌具有古朴、典雅的风格。同时,它也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希望和祝福的诗歌,它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寓意和美好的祝愿。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诗词关键字:
相关诗词
  • 1
    [宋]
    不到吴坟久,重来又七春。
    山峦如旧识,猿鹤复相亲。
    往事皆成梦,清游不厌频。
    倦行难唤酒,信步出湖滨。
  • 2
    [宋]
    六十年来又七年,眼昏头白意茫然。
    逢人欲说平生旧,少有能知两世前。
  • 3
    [唐]
    前三年,元微之为予编次文集而叙之。
    凡五秩,每秩十卷,迄长庆二年冬,号白氏长庆集。
    尔来复有格诗、律诗、碑、志、序、记、表、赞,以类相附,合为卷轴,又从五十一以降,卷而第之。
    是时大和二年秋,予春秋五十又七,目昏头白,衰也久矣,拙音狂句,亦已多矣。
    由兹而后,宜其绝笔,若余习未尽,时时一咏,亦不自知也。
    因附前集报微之,故复序于卷首云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