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九皇帝御楼奏隆安之曲》

圜丘类上帝,六变降天神。
禋燔礼云毕,使卫肃以陈。
天颜瞻咫尺,王泽熙阳春。
玉帛臻禹会,动植沾尧仁。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情景,通过描绘祭祀的仪式和效果,表达了对古代帝王仁德和治理国家的赞美。 首句“圜丘类上帝”描绘了祭祀的场所和对象,即圜丘,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场所,而“类上帝”则表达了对天的敬畏和崇拜。接下来的“六变降天神”则描绘了祭祀仪式的过程,通过六种变化来降服神灵,表达了古人对神灵的敬畏和尊重。 “禋燔礼云毕”则描绘了祭祀仪式结束后的场景,燔礼是古代的一种祭礼,通过焚烧物品来表达敬意,而“礼云毕”则表达了祭祀的结束。接下来的“使卫肃以陈”则描绘了肃立的卫士们,他们整齐地排列着,表达了古代帝王对国家的掌控和治理。 “天颜瞻咫尺”描绘了祭祀时帝王仰望天颜的场景,表达了帝王对天的敬畏和尊重。“王泽熙阳春”则表达了帝王恩泽如春,普照万物的场景,体现了帝王的仁德和治理国家的功绩。 最后两句“玉帛臻禹会,动植沾尧仁。”则表达了祭祀的效果,通过禹会的方式汇集各地的玉帛,动植物也因此沾染上了尧的仁爱。这两句表达了古人对天地、神灵、帝王、国家、人民和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古代帝王仁德和治理国家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祭祀的场景和效果,表达了对古代帝王仁德和治理国家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天地、神灵、国家、人民和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诗词关键字: 圜丘 玉帛 咫尺
相关诗词
  • 1
    [唐]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申锡无疆,宗我同德。
    曾孙继绪,享神配极。
    三年禅社首祭地祗乐章八首”,署名“太常少卿贺知章作”。
    其中第 八首《灵具醉》为源乾曜所作,不录。
  • 2
    [唐]
    莫嗟太常屈,便入苏门啸。
    里在应未迟,勿作我身料。
    轻云日下不成阴,出对流芳搅别心。
    万雉城东春水阔, 千人乡北晚花深。
    旧竹青青常绕宅,到时疏旷应自适。
    佳期纵得上宫游,旅食还为北邙客。
    路出司州胜景长, 西山翠色带清漳。
    仙人矶近茱萸涧,铜雀台临野马冈。
    屡道主人多爱士,何辞策马千馀里。
    高谭魏国访先生, 修刺平原过内史。
    一举青云在早秋,恐君从此便淹留。
    有钱莫向河间用,载笔须来阙下游。
  • 3
    [唐]
    嵩高云日明,潘岳赋初成。
    篱槿花无色,阶桐叶有声。
    绛纱垂簟净,白羽拂衣轻。
    鸿雁悲天远,龟鱼觉水清。
    别弦添楚思,牧马动边情。
    田雨农官问,林风苑吏惊。
    松篁终茂盛,蓬艾自衰荣。
    遥仰凭轩夕,惟应喜宋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