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雪》

老来惟有看山癖,踏雪来寻洞府春。
已爱匡庐无俗骨,更逢姑射露天真。
参差玉树千岩里,高下蓝田一水滨。
乘兴去留人莫怪,风流元是剡中人。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寻春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洒脱不羁、超凡脱俗的个性和情感。 首联“老来惟有看山癖,踏雪来寻洞府春。”描绘了诗人年纪渐长,唯一的爱好就是看山,甚至在雪地中踏寻洞府的春天。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个性和情感。颔联“已爱匡庐无俗骨,更逢姑射露天真。”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匡庐山没有俗气的骨气,姑射山露出了天真的面貌。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不屑和对自然的崇尚。 颈联“参差玉树千岩里,高下蓝田一水滨。”则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间的美景,玉树参差交错,蓝田高低起伏,一水滨更是增添了清新的气息。这一联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尾联“乘兴去留人莫怪,风流元是剡中人。”则表达了诗人的洒脱不羁,他乘兴而去,不拘小节,这种风流潇洒的气质是他本就是剡中人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洒脱不羁的个性和情感,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陈舜俞的《雪》创作于宋仁宗庆历年间,当时作者正在颍州任职。那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作者被雪景所吸引,提笔写下了这首诗。诗歌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些孤独和寂寥的感受。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结果,具体创作背景可能还需要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进一步确认。
诗词关键字: 洞府 参差 踏雪
相关诗词
  • 1
    [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 2
    [唐]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 3
    [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