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庆丰堂十闲咏》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抱琴独坐的人,表达了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追求。首句“郑声良可厌”用典,借指世俗的繁音乱节,流露出诗人对于浮华音乐的厌倦。次句“闲抱七丝琴”则展示了诗人自己怀抱古琴,沉浸于音乐世界的场景。
后两句“欲识调弦意,理人先理心”是诗人的感悟,意谓要想理解调弦的深意,首先要修养内心。这里的“理人先理心”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表明无论是音乐还是人生,都需要从内心出发,寻找真谛。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抱琴独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在修养和音乐真谛的精神境界。
|
创作背景
**《袁州庆丰堂十闲咏》是宋朝文人祖无择创作的一组诗,其创作背景与庆丰堂有关**。庆丰堂可能是当时袁州的一处名胜或建筑,祖无择在游览或居住于此时,有感而发,创作了这一组诗。诗中的“十闲”可能意指十种闲适的生活状态或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和人性的观察和感悟。
如需更多关于《袁州庆丰堂十闲咏》的创作背景信息,可查阅相关的古籍文献或研究资料。
相关诗词
-
朔风寒吹下银沙,蠹砌穿帘,拂柳惊鸦,轻若鹅毛,娇如柳絮,瘦似梨花。
多应是怜贫困天教少洒,止不过庆丰年众与农家。
数片琼葩,点缀槎丫。
孟浩然容易寻梅,陶学士不彀烹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