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高州杂咏》

粤南天欲尽,风气迥难持。
一日更裘葛,三家杂汉夷。
鬼符书辟瘴,蛮鼓奏登陴。
遥夜西归梦,惟应海月知。
作品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粤南(广东南部)的独特气候和风土人情。“粤南天欲尽,风气迥难持。”描绘了粤南的天边,风气独特且难以把握,给人一种天涯海角的感觉。“一日更裘葛,三家杂汉夷。”描述了当地气候的变化无常,一天之内可能需要更换衣物,同时也展现了汉夷文化的交融。“鬼符书辟瘴,蛮鼓奏登陴。”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当地的生活习俗和民族风情。 其次,从艺术手法上看,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鬼符”、“蛮鼓”等词语充满了异域风情,形象地展现了粤南地区的特色。“海月”则象征着遥远的家乡,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再次,从思想感情上看,诗人通过对粤南地区的描绘,表达了对异乡风情的赞叹和思乡之情的流露。同时,“风气迥难持”也表达了诗人对无法适应异乡气候的无奈。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粤南地区的描绘,展现了异乡的风情和文化,表达了诗人的赞叹、思乡和无奈之情,艺术手法丰富,意象生动。
创作背景
《高州杂咏》是明朝诗人吴国伦创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歌的创作背景主要与吴国伦的生平经历和高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相关。 吴国伦,字明卿,号川楼子、南岳山人,湖北兴山人。嘉靖进士,授中书舍人,历官南昌太守、兵部主事、吏部郎中、河南左布政使、光禄卿。为官清正,不避权贵。与李攀龙、王世贞辈交游,品第一时。 《高州杂咏》的具体创作背景,可能与吴国伦在高州的所见所感有关,他在游览高州名胜古迹时,感受到了高州的山川之美和历史文化底蕴,于是创作了这一组诗歌。同时,诗歌也可能反映了吴国伦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他对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思考和情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阅读诗歌鉴赏文章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
诗词关键字: 风气
相关诗词
  • 1
    [唐]
    烟岚晚入湿旌旗,高槛风清醉未归。
    夹路野花迎马首,出林山鸟向人飞。
    一谿寒水涵清浅,几处晴云度翠微。
    自是谢公心近得,登楼望月思依依。
  • 2
    [唐]
    惟有高州是当家。
  • 3
    [明]
    十年载笔侍枫宸,万里分符向海濒。
    共拟禁庭思长孺,寻莫湘水吊灵均。
    三山桂发烟中色,五岭花生雪里春。
    此去谁言留滞久,君恩先到泣珠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