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荆门上泉寺》

上泉山下石丛丛,小似飞来天竺峰。
草木自腴岩自秀,幽姿不肯入廛中。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自然幽静的山泉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首句“上泉山下石丛丛,小似飞来天竺峰”,通过比喻手法,将山石景观与高耸入云的天竺峰相提并论,形象地表现了山泉所处的地势和环境。次句“草木自腴岩自秀”,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草木茂盛、山石秀丽的景色,以形容词“腴”和“秀”分别形容草木和山石,突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壮观。最后一句“幽姿不肯入廛中”,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山泉景色的幽静和不愿意进入喧嚣的城市中,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色的宁静和祥和之美。 整首诗以简练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城市喧嚣生活的厌倦,体现了诗人追求清静宁静的心境。诗歌的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感受,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泉景色之中,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创作背景
《游荆门上泉寺》是宋朝诗人刘光祖的一首诗。诗歌的创作背景一般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诗人的心境有关。具体到《游荆门上泉寺》这首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测其创作背景: 1. **地理位置与环境**:荆门位于湖北,地处长江中游。这里的自然风景优美,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上泉寺则可能是一个当地的名胜古迹,引发了诗人的游览兴致。 2. **诗人的经历**:刘光祖可能在一次游览或旅途中,被荆门的自然风光和上泉寺的宁静环境所吸引,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3. **心境与表达**:诗歌往往表达了诗人当时的心境和情感。刘光祖可能希望通过此诗,表达对自然和宗教的敬畏,或者是对人生的某种感悟。 总的来说,《游荆门上泉寺》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刘光祖在游览荆门上泉寺时,被当地的自然风光和寺庙的宁静环境所打动,进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诗词关键字: 草木 飞来 不肯
相关诗词
  • 1
    [宋]
    正见山陂草木芽,狂风忽扫万枝花。
    病怀久已忘春事,老眼犹能惜物华。
    枕上有诗频自改,尊中无酒不妨赊。
    昔人漫道伤幽独,野鹤分巢即是家。
  • 2
    [宋]
    腊寒彻骨越精神,吐尽清香不待春。
    华屋芳筵犹恶俗,竹篱茅舍只安贫。
    湖烟笼处难藏艳,窗月飞来为写真。
    自得孤山题品后,至今偏解恼诗人。
  • 3
    [宋]
    胜欲读书已懒,只因多病长闲。
    听风听雨小窗眠。过了春光太半。
    往事如寻去鸟,清愁难解连环。
    流莺不肯入西园。唤起画梁飞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