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夷齐传》
要使清风激懦顽,饿夫宁死首阳山。 当年若食周家粟,未必名重万古间。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坚韧不屈、宁死不屈的志气,通过清风激励懦弱的人,即使饥饿至死,也绝不退缩。然后,诗人通过引用历史典故,提到古代饿夫宁愿饿死在首阳山,也不愿接受周朝的粟米救济。这里展示了人的尊严和气节,表明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清白,不接受屈辱的施舍。最后,诗人表示,如果当年饿夫接受了周家的粟米,他的名字未必能流传千古。这进一步强调了坚持原则和保持气节的重要性,而不是追求短暂的生存和名利。整首诗充满了崇高的气概和坚定的信念,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守原则,保持气节。
|
创作背景
《读夷齐传》是宋朝诗人傅梦得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殷末周初的历史事件“武王伐纣”有关。夷齐指的是伯夷和叔齐,他们是商末孤竹国的王子,因反对周武王伐纣,拒绝吃周朝的粮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
傅梦得在读《史记》中的《伯夷列传》时,对夷齐的行为和精神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于是创作了这首诗。他在诗中赞颂了夷齐的忠诚、气节和仁义,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忠臣义士的敬仰。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建议到相关网站查询或咨询专业人士。
相关诗词
-
千古丘明法度书,豕啼蛇斗未为诬。
后来更有无穷事,付与兰台鬼董狐。
-
斂卷惊嗟语幻咙,搔头危坐对明缸。
梧桐细语秋传信,络纬长鸣月上窗。
浊酒不多双耳热。
妙香无尽寸心降。
家山未得平安报,飞梦东归拜老庞。
-
寄来南岳第三藁,穿尺遗珠簇尽花。
几度惊教祝融泣,一齐传与尉佗夸。
龙鸣自满空中韵,凤咮都无巧后哇。
庾信不留何逊往,评君应得当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