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易老方惊岁晚》
易老方惊岁晚,难禁又报生朝。 从他华发转萧萧。 且共尊前一笑。 为具随宜餖飣,烘堂不用笙箫。 只烦欢伯散无憀。 醉里追回年少。 |
作品赏析
|
这首词从词人对岁月难禁的叹惋,对生涯冷落的悲慨,表现了他襟怀的豁达。作者先写自己年华已老,感叹人生易老。但词人并不因此消沉,而是洒脱待之。他虽感叹年华渐逝,却并不为此而一味消沉,而是想抓住眼前时光,享受人生。“且共尊前一笑”,显得情绪颇为昂扬,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的豁达态度。
下片作者具体写生日宴会的场面,宴饮并不需要笙箫等乐器助兴,只要有酒,大家畅快豪饮,一醉方休,便足可以追回流失的岁月,让年老的词人仿佛重回少年一般。
整首词情感豪迈激昂,措词用语精炼生动,表现了词人豁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悲慨。
|
创作背景
《西江月·易老方惊岁晚》的创作背景与张纲的经历和心境有关。张纲作为宋代的一位词人,面对时光的流逝,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因此创作了这首词来抒发内心的感慨。词中通过描写岁末的夜晚,风雨交加,词人独坐书房,寂寞孤单,回忆起过去的事情,不禁感慨万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悲叹和对人生的思考。
相关诗词
-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
喧天画鼓要他听。
把著花枝不应。
何处娇魂瘦影,向来软语柔情。
有时醉里唤卿卿。
却被傍人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