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夸之子得春早,道眼看来春最迟。 万木已悲欲瘦,一花才与水相宜。 乾坤寂寞常如客,今古平章无尽诗。 说著色香犹近俗,丹心祗许伯夷知。  | 
| 这首诗《人夸之子得春早,道眼看来春最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春天的景象为切入点,探讨了生命、宇宙和艺术创作等深层次的问题。 首先,“人夸之子得春早”描绘了人们对于春天早到的赞美,这是对新生和活力的象征。然而,“道眼看来春最迟”则揭示了一个更深层的真理,即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节奏和规律,并非人们所看到的那样简单。这里的“道眼”可以理解为一种超越表面的、深入本质的洞察力。 接下来,“万木已悲欲瘦,一花才与水相宜。”这句诗描绘了万木在春天的到来之前,似乎感到悲伤和消瘦,而只有一朵花与水的和谐相宜,暗示了生命中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一花一世界、一水一宇宙的哲理。 “乾坤寂寞常如客,今古平章无尽诗。”这两句诗表达了宇宙和生命都是短暂的,如同过客一般,而今古之间的故事和诗歌则是无尽的。这是一种对生命短暂和宇宙永恒的深刻理解。 最后,“说著色香犹近俗,丹心祗许伯夷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认为谈论美和道德仍然与世俗有关,而真正的道德之心只有像伯夷那样的人才能理解。这体现了诗人对于高尚道德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深入探讨了生命、宇宙和艺术创作等深层次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和对高尚道德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反复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