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中和乐九章·歌中宫第五》

祥游沙麓,庆洽瑶衣。
黄云昼聚,白气宵飞。
居中履正,禀和体微。
仪刑赤县,演教椒闱。
陶钧万国,丹青四妃。
河洲在咏,风化攸归。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庆祝和赞扬某种高尚的行为或品质,具体来说,它描绘了一种宫廷生活的场景,赞美了皇帝的仁慈和智慧,以及他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贡献。 首先,诗的开头“祥游沙麓,庆洽瑶衣。”描绘了皇帝在沙麓山进行祥和的游历,得到了瑶衣的庆贺。这里的“祥游”可能象征着一种和平、宁静的出游,而“沙麓”可能是指代某个具体的地点,也可能象征着对山水的尊崇。“庆洽瑶衣”则表达了人们对皇帝的尊重和爱戴。 接下来的“黄云昼聚,白气宵飞”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黄云白天聚集,白气夜晚飞舞,象征着皇帝的仁政如日中天,人民安居乐业。 “居中履正,禀和体微”描述了皇帝的行为准则和道德风范。“居中”可能象征着皇帝的中正之道,“履正”则表达了对皇帝品行的赞美。“禀和体微”则可能表达了皇帝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仪刑赤县,演教椒闱”进一步描述了皇帝的威严和智慧。“仪刑”是典范的意思,这里可能赞扬了皇帝的道德风范。“演教椒闱”则可能描绘了皇帝在宫廷中的教化工作。 最后,“陶钧万国,丹青四妃。河洲在咏,风化攸归”表达了皇帝的伟大和仁慈,如同陶匠用钧(陶器制作工具)制作出万种器皿,如同画家赋予四妃以生命和色彩。河洲之歌在咏唱,良好的风化由此产生和传播,表达了对皇帝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贡献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赞美了皇帝的仁慈、智慧和贡献,充满了对皇帝的敬仰和爱戴。
诗词关键字: 仪刑 陶钧 风化
相关诗词
  • 1
    [唐]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
    含嚬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袂谢行人。
    丧乱漂沦何堪说!
    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
    君能为妾解金鞍,妾亦与君停玉趾。
    「前年庚子臈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
    斜开鸾镜懒梳头,闲凭雕栏慵不语。
    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攂金鼓。
    居人走出半仓惶,朝士归来尚疑误。
    是时西面官军入,拟[二]向潼
  • 2
    [唐]
    阳和行庆赐,尺度及群公。
    荷宠承佳节,倾心立大中。
    短长思合制,远近贵攸同。
    共仰财成德,将酬分寸功。
    作程施有政,垂范播无穷。
    愿续南山寿,千春奉圣躬。
  • 3
    [唐]
    茂德来征应,流泉入咏歌。
    含灵符上善,作字表中和。
    有草恒垂露,无风欲偃波。
    为看人共水,清白定谁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