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金陵杂兴二百首》

艳杏夭桃日夜忙,雨馀啼损不成妆。
元戎和气春风似,又引笙歌看海棠。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欣赏春天盛开的海棠花。首句“艳杏夭桃日夜忙”中,诗人用“艳杏”和“夭桃”这两个比喻来描绘海棠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海棠花在春天盛开时的繁盛景象。第二句“雨馀啼损不成妆”则描绘了雨后海棠的娇弱之美,雨后的海棠花瓣上带着晶莹的水珠,更显得娇嫩欲滴,而“啼损”二字则表达了海棠在风雨中的无助和凄凉。 第三句“元戎和气春风似”中,“元戎”指的是主将,“和气春风似”则描绘了主将的温和态度,这也为海棠花的娇弱之美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第四句“又引笙歌看海棠”则描绘了军队中的人们在欣赏海棠花的场景,笙歌四起,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进一步突出了海棠花的美丽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细腻的描绘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海棠花的娇嫩、美丽和春天的生机勃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战争与和平、强大与柔美、阳刚与阴柔的对比,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丰富和深刻。
创作背景
《金陵杂兴二百首》是宋代诗人苏泂创作的一组诗歌,这些诗歌以金陵(今南京)为背景,描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遗迹以及诗人的感怀与思考。这组诗歌的创作背景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地理环境:金陵地处长江下游,是江南地区的重要城市,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地方。诗人苏泂在这里生活,深受江南水乡风光的熏陶,因此产生了创作这组诗歌的灵感。 2. 历史背景:金陵是六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诗人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缅怀与感慨。 3. 个人经历:苏泂本人在金陵生活多年,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诗歌中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描绘,也有对个人遭遇和心境的表达。 综上所述,《金陵杂兴二百首》的创作背景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以及诗人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这组诗歌以金陵为背景,融合了诗人的感怀与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关键字: 元戎 笙歌 海棠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