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杂兴二百首》
扁舟乞得自由身,烂漫金陵作好春。 桃叶桃根双姊妹,清风明月我三人。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扁舟乞得自由身”表达了诗人获得自由身的喜悦,他仿佛像在扁舟上漂泊,终于挣脱了束缚,获得了自由。
“烂漫金陵作好春”描绘了金陵(南京)春天的美丽景色,诗人在此享受着春天的美好。
“桃叶桃根双姊妹”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这里以“桃叶桃根双姊妹”为例,描绘了美好的姊妹情谊,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清风明月我三人”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希望与清风、明月和知己三人共享自然的美好。这不仅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性格,也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由、美好事物和清静心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人的乐观、豁达和珍视友情的人生态度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创作背景
《金陵杂兴二百首》是宋代诗人苏泂创作的一组诗歌,这些诗歌以金陵(今南京)为背景,描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遗迹以及诗人的感怀与思考。这组诗歌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地理背景:金陵是南京的古称,地处长江下游,自古以来就是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这为苏泂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2. 社会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同时,宋代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争、灾荒等社会问题时有发生。苏泂在创作《金陵杂兴二百首》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3. 个人背景:苏泂是一位具有深厚学识和才华的诗人,他对历史、文化、社会等问题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思考。在金陵游览观光的过程中,他深感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于是创作了这组诗歌。
综上所述,《金陵杂兴二百首》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地理、社会和个人等多个方面,是苏泂对金陵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社会现实的感怀与思考。
相关诗词
-
尽说彭门新半刾,昆吾剸玉如泥。
功名余事不须为。
才情诗里见,风味酒边知。
好在阿咸同老也,青云往岁心期。
千钟百首兴来时。
伯伦从妇劝,元亮信儿痴。
-
轻风湿湿树斑斑,燕乳鸠鸣春又残。
门巷狭斜无不到,有何人似柳花閒。
-
城上黄花散漫生,溪头绿树忽阴成。
浓春自欲烘人醉,却忆秋风一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