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従筠溪来,欹仄困一叶,忽逢章贡余,滉荡天水接。 风霜出洲渚,草木见毫末。 势奔西山浮,声动古城嶪。 楼观却相倚,山川互开阖。 心惊鱼龙会,目送凫雁灭。 遥瞻客帆久,更悟江流阔。 史君东鲁儒,府有徐孺榻。 高谈对宾旅,确论精到骨。 余思属湖山,登临寄遗堞。 骄王应笑滕,狂客亦怜勃。 万钱罄一饭,千金卖丰碣。 豪风相凌荡,俳语终仓猝。 〈欧阳文忠公尝云王勃记文似俳,而唐人贵之如此何也。 〉事往空长江,人来逐飞楫。 短篇竟芜陋 |
|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景色的壮丽和人生的变幻,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筠溪与章贡的交汇,风霜洲渚的景象,以及楼观山川的开阖。这些描绘都充满了动感和力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同时,诗人也通过这些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如鱼龙、凫雁的消失,以及客帆的久望。 其次,诗中提到了史君东鲁儒,府有徐孺榻等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了对有学问、有道德、有远见的人的敬仰。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如滕、勃的故事,以及王勃的文章被唐人如此珍视的原因。 最后,诗中提到了史君的高谈、确论,以及作者的余思。这些都表达了对有学问、有道德、有远见的人的敬仰和钦佩。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如江流的阔大,以及史君的文章对人的启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景色和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通过对比不同的人物和事件,表达了对有学问、有道德、有远见的人的敬仰和钦佩。 至于短篇芜陋的评价,可能是对王勃文章的一种误解或偏见。在文学中,短篇并不一定就比长篇差,关键在于内容是否充实、情感是否真挚、语言是否优美。王勃的这篇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因此才会被唐人如此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