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石桥僧》

逢师入山日,道在石桥边。
别后何人见,秋来几处禅。
溪中云隔寺,夜半雪添泉。
生有天台约,知无却出缘。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小诗,我们可以通过诗句对诗中描写的景色进行赏析。 首先,诗人遇到了一位高僧进入山林,这一幕是典型的文人画的山水画题之一。通过这一描述,我们能看到一个安静而清幽的自然环境。其中,山中的石桥作为路标引导师者入山,说明这个地方道路明确,不会迷失方向。 “别后何人见,秋来几处禅”两句则更深入地表达了山中禅意的生活。分别之后,除了诗人本人,再也没有人能够见到山中生活;随着秋天的到来,山中几处禅意的生活也随之显现。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在山中禅意生活中的独特视角和感受。 “溪中云隔寺”描绘了溪水中的寺庙,云雾缭绕,增添了更多的神秘感。而“夜半雪添泉”则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富有生机的场景,夜半时分,雪花飘落在泉水上,为原本就富有生机的泉水增添了一份冬日的温暖。 最后,“生有天台约,知无却出缘”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与天台有约,因此来到这里,同时也理解了山中生活的种种因缘。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期待,也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理解和接纳。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神秘、富有禅意的山中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理解和接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品。
创作背景
《寄石桥僧》是唐朝诗人项斯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项斯对一位石桥僧人的思念和敬仰有关。项斯可能曾与这位僧人有过交往或听闻过他的事迹,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因此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唐朝,佛教盛行,许多诗人都有与僧侣交往的经历,项斯的《寄石桥僧》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同时,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项斯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悟,通过寄托在僧人形象上,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到诗词类网站查询或请教语文老师。
诗词关键字: 中云 石桥
相关诗词
  • 1
    [唐]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 2
    [唐]
    从来多是游山水,省泊禅舟月下涛。
    初过石桥年尚少,久辞天柱腊应高。
    青松带雪悬铜锡,白发如霜落铁刀。
    常恐画工援笔写,身长七尺有眉毫。
  • 3
    [清]
    天风肃肃衣裳飘,人声渐小滩声骄。
    知是天台古石桥。
    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其下嵌空走怒涛。
    涛水来从华顶遥,分为左右瀑两条,到此收束群流交。
    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
    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非笙匏。
    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势急欲下石阻挠,回澜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三千组练挥银刀,四川崖壁齐动摇。
    伟哉铜殿造前朝,五百罗汉如相招。
    我本钱塘儿弄潮,到此使人意也消,心花怒开神理超。
    高枕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