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金楼子后》

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对古书的感慨之诗,通过对古书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思考。 首句“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诗人用精美的词藻描绘了古书的华美与珍贵。这里的“牙签”指的是书签,用以标识书籍的位置和类别;“万轴”表示书籍之多;“裹红绡”则描绘了书籍的珍贵,如同包裹在珍贵的红绡之中。而“王粲书同付火烧”则暗示了书籍的焚毁之痛,王粲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他的书如同其他书籍一样,也经历了焚毁的命运。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这句诗中的“祖龙”指的是秦始皇,他焚书坑儒,是历史的罪人。如果秦始皇没有焚毁这些书籍,那么这些遗留下来的篇章或许还能流传至今。然而,历史没有如果,祖龙的作为让这些篇章失去了流传至今的机会。 整首诗通过对古书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思考。诗人对历史的无情和文化的失落感到痛心疾首,同时也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寄予了深深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古书的命运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思考和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诗篇。
上一首
《暮春》
诗词关键字: 遗篇 红绡 牙签
相关诗词
  • 1
    [唐]
    鸢肩公子二十馀,齿编贝,唇激朱。
    气如虹霓,饮如建瓴,走马夜归叫严更。
    径穿复道游椒房,龙裘金玦杂花光。
    玉堂调笑金楼子,台下戏学邯郸倡。
    口吟舌话称女郎,锦袪绣面汉帝旁。
    得明珠十斛,白璧一双,新诏垂金曳紫光煌煌。
    马如飞,人如水,九卿六官皆望履。
    将回日月先反掌,欲作江河唯画地。
    峨峨虎冠上切云, 竦剑晨趋凌紫氛。
    绣段千寻贻皂隶,黄金百镒贶家臣。
    十二门前张大宅,晴春烟起连天碧。
    金铺缀日杂
  • 2
    [先秦]
    宁得一把五加。
    不用金玉满车。
    宁得一斤地榆。
    不用明月宝珠。
  • 3
    [先秦]
    车行酒。
    骑行炙。
    百二十日为一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