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破阵子·宿麦畦中雉鷕》

宿麦畦中雉鷕,柔桑陌上蚕生。
骑火须防花月暗,玉唾长携彩笔行。
隔墙人笑声。
莫说弓刀事业,依然诗酒功名。
千载图中今古事,万石溪头长短亭。
小塘风浪平。
作品赏析
这首诗《宿麦畦中雉鷕,柔桑陌上蚕生》是一首描绘乡村田园生活,表达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向往的诗。诗中通过对麦田、桑树、骑火、画图、池塘等自然和人文景物的描绘,以及诗人自身情感的流露,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画卷。 首联“宿麦畦中雉鷕,柔桑陌上蚕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麦田和桑树的不同场景。麦田中的宿麦,给人一种丰收的预兆,而雉鷕的叫声则增添了田野的生动气息。在桑树边,蚕儿开始在枝条上蠕动,这一幕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颔联“骑火须防花月暗,玉唾长携彩笔行”,这一联用典故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骑火,即骑马携带灯火,暗喻夜晚出行要小心火光引起火灾。花月暗,则象征着夜晚的黑暗和未知的危险。而“玉唾”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勤奋写作的状态,“彩笔”则象征着诗人的才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警惕和谨慎,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颈联“隔墙人笑声。莫说弓刀事业,依然诗酒功名”,这一联描绘了乡村的日常生活场景,通过“人笑声”这一细节,我们仿佛可以听到乡村的宁静和和谐。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溺于这种安逸的生活,他提醒我们“莫说弓刀事业”,即不要只谈论战争和武器的生涯,而是要追求“依然诗酒功名”,即依然追求诗歌和酒的功名。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尾联“千载图中今古事,万石溪头长短亭”,这一联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古今事物的感慨。“千载图中”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万石溪头长短亭”则象征着乡村的永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乡村生活的赞美。 最后,“小塘风浪平”,小塘平静如镜,象征着生活的平静和和谐,风浪平则暗示着生活的曲折和变化。这一句作为全诗的结尾,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诗人生活态度的总结。 总的来说,《宿麦畦中雉鷕,柔桑陌上蚕生》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典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诗词关键字: 彩笔 花月 隔墙
相关诗词
  • 1
    [宋]
    占气中涵清淑,徵诗古富篇章。
    杖屦闲随鱼乐,怀抱清如湖水凉。
    何殊吴越乡。
    风柳春容袅袅,水花水影汪汪。
    且把清尊浇磊磈,莫为浮名愁肺肠。
    星星白发长。
  • 2
    [宋]
    柳絮飞时绿暗,荼蘼开后春酣。
    花外青帘迷酒思,陌上晴光收翠岚。
    佳辰三月三。
    解佩人逢游女,踏青草斗宜男。
    醉倚画阑阑槛北,梦绕清江江水南。
    飞鸾与共骖。
  • 3
    [宋]
    漂泊天隅佳节,追随花下群贤。
    只欠山阴修禊帖,却比兰亭有管弦。
    舞裙香未湔。
    泪竹斑中宿雨,折桐雪里蛮烟。
    唤起杜陵饥客恨,人在长安曲水边。
    碧云千叠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