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 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 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 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天的景象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寥廓、晶明,描绘出秋天天空的特点,凉天、白日,又点出了秋天的季节。静和秋,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秋天的宁静。 “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两句,描绘出秋天的圆月包含了世间万物的景象,以及月光在溪流中散落的影子。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秋夜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象,月光仿佛与天空相融合,月光下的江河如浮在水面一般。这里的“青冥”和“江甸”都代表了广阔无垠的空间,进一步强调了秋夜的广袤和宁静。 “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两句,描绘了白天秋天的景象,与其他树木的阴暗不同,斜斜的月光照射在楼阁上。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秋天的独特和静谧。 最后,“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找到前进的道路。这里的“馀辉”、“云路”等意象都象征着希望和未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思考和期待。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值得品味的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