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众生若有我,我何能度脱。
众生若无我,已死应不活。
众生不了此,便听佛与夺。
我无我不二,四天王献钵。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种深深的佛教哲学,它强调了自我超越和无我无物的境界。 首两句“众生若有我,我何能度脱。众生若无我,已死应不活”,表达了作者对自我和众生的理解。在这里,众生被视为无我,即他们没有独立的自我存在,只有与佛一体的存在。如果众生有自我,那么作为个体,我无法度脱他们。如果众生已经死去,他们不再有自我,那么他们也不应复活。这两句诗揭示了生死轮回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强调了超越自我、追求解脱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两句“众生不了此,便听佛与夺”,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哲学观念。如果众生不能理解上述道理,佛可能会干预他们的命运,即“与夺”。这可能意味着佛可能会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予奖赏或惩罚,以此来教导他们理解生命的真谛。 最后一句“我无我不二,四天王献钵”,表达了作者对无我和一心的理解。他/她认为自己已经超越了自我,达到了不二之境,这是四天王献钵的前提。这句话也表明了作者对佛法的虔诚和信任,他/她相信佛法能够引导众生走向解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佛教哲学观念,即自我超越和无我无物的境界。它强调了生死轮回的无常、人生的短暂以及超越自我、追求解脱的重要性。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虔诚和信任,以及对众生解脱的深深关怀。
诗词关键字: 众生 无我 不了
相关诗词
  • 1
    [唐]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连短亭。
  • 2
    [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3
    [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