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别来音信千里
怅此情难寄
碧纱秋月
梧桐夜雨
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
天遥云黯
只堪憔悴
念兰堂红烛
心长焰短
向人垂泪
分类标签: 思念诗
作品赏析
【注释】:
此词写难以排遣、无所寄托的思念之情。情无所寄,相会无期,夜长无寐,只好移情于烛:明明是人心里难过 ,却说蜡烛向人垂泪;明明是人心余力拙,却说蜡烛心长焰短。在这里,人即烛,烛即人。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开篇点题,说自与情人离别以来,音信远隔千里,惆怅的是,这一片深情无从寄去 。以情语开篇后,作者接着以景写情,“碧纱秋月 ,梧桐夜雨 ”写的是:在碧纱窗下,对着皎洁的秋月 ,卧听淅淅沥沥的夜雨滴在梧桐叶上。
“几回无寐”上承景语,点破相思,说的是:有多少回啊彻夜无眠 !“ 碧纱”二句,代表不同时间、地点、景物 ,目的是突出“ 几回无寐”四字。对月听雨 ,本是古诗词中常用的写表情的动作,用于此处,思与境谐,表明主人公难以排遣的怀人之情。类似的意境有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上片泛写别后相思 ,下片实写此时此地的感受。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几句写的是:登上高楼极望,只见天空辽阔,层云黯淡,更令人痛苦憔悴。其中,“楼高目断”,另笔提起,与上片“几回无寐”似接非接,颇有波澜起伏之势。“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一结三句,是全词最精美之笔。以红烛拟人 ,古人多有 ,如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同样是使用“移情”手法,以蜡烛向人垂泪表示自己心里难过,但杜牧诗的着眼点在“替人垂泪”而且“有心”,大晏词则以“心长焰短”一语见长。那细长的烛心也即词人之心,心长,也就是情长意长,思念悠长恨悠长 ;焰短,蜡烛火焰短小,暗示着主人公力不从心,希望渺茫。这三句景真情足,读来只觉悱恻缠绵,令人低徊。
这首词妙在于淡雅闲适之外,透出一股深厚苍凉,反映了作者性情沉郁的一面。
诗词关键字: 碧纱 红烛 垂泪
相关诗词
  • 1
    [宋]
    凉风净扫云无迹,海月未生星历历。
    贝聊珠贯拱北辰,三五纵横此何夕。
    重楼叠榭出秋空,鳷鹊露寒连桂宫。
    瑶井迥临丹阙外,玉绳斜挂琐窗中。
    征人远别空闺悄,钟漏萧疏天不晓。
    碧纱殿转无复眠,卧视寒光度华沼。
    汉家贤将戍临洮,结发从军今二毛。
    谁怜身老心犹壮,深入长占太白高。
    丰城古剑沈沦久,匣中夜半双龙吼。
    乃知神物不自藏,紫气依稀见牛斗。
    有客离居望所亲,遥知清夜会荀陈。
    隄繇未息无由去,不及浮槎河畔人。
  • 2
    [宋]
    家近旗亭酒易酤,
    花时长得醉工夫。
    伴人歌笑懒妆梳。

    户外绿杨春系马,
    床前红烛夜呼卢。
    相逢还解有情无。
  • 3
    [唐]
    幽并儿百万,百战未曾输。蕃界已深入,将军仍远图。
    月明风拔帐,碛暗鬼骑狐。但有东归日,甘从筋力枯。
    中军杀白马,白日祭苍苍。号变旗幡乱,鼙干草木黄。
    朔云含冻雨,枯骨放妖光。故国今何处,参差近鬼方。
    白雁兼羌笛,几年垂泪听。阴风吹杀气,永日在青冥。
    远戍秋添将,边烽夜杂星。嫖姚头半白,犹自看兵经。
    久雨始无尘,边声四散闻。浸河荒寨柱,吹角白头军。
    战马龁腥草,乌鸢识阵云。征人心力尽,枯骨更遭焚。
    帐幕侵奚界,凭陵未可涯。擒生行别路,寻箭向平沙。
    赤落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