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三月三日登龙山》

伊川与灞津,今日祓除人。
岂似龙山上,还同湘水滨。
衰颜忧更老,淑景望非春。
禊饮岂吾事,聊将偶俗尘。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伊川与灞津》,这是一首描绘了春天郊游场景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这种场景下的感受和思考。 首联“伊川与灞津,今日祓除人。”描绘了诗人参加春季祭祀典的场景,他从伊川出发,来到灞津,准备参加祓禊仪式。这一联通过描绘地点和活动,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郊游图。 “岂似龙山上,还同湘水滨。”颔联转折,诗人表达了自己与众人不同的心情。在龙山上,他不像其他人那样欣赏春天的美景,而是在忧虑中老去,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湘水滨的景象虽然美丽,但诗人却无法像其他人那样享受。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忧虑。 “衰颜忧更老,淑景望非春。”颈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衰老和无奈。“淑景”指的是美好的时光,但诗人却无法留住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流逝。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忧虑。 “禊饮岂吾事,聊将偶俗尘。”尾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禊饮活动的态度。禊饮本来不是诗人的事,他只是随波逐流,参加这个活动而已。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妥协和对生活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郊游场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忧虑,以及对生活的妥协。诗人的孤独和忧虑,反映了他在面对生活时的无助和困惑。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妥协,反映了诗人在面对世俗压力时的矛盾心理。
诗词关键字:
相关诗词
  • 1
    [唐]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
    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
    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
    桂殿嶔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
    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
    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凰台。
    剑履南宫入,簪缨北阙来。
    声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
    钩陈肃兰戺,璧沼浮槐市。
    铜羽应风回,金茎承露起。
    校文天禄阁,习战昆明水。
    朱邸抗平台,黄扉通戚里。
    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小堂绮帐三千户,大道青
  • 2
    [元]
    菊花开,正归来。
    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
    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
    有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
    哎,楚三闾休怪!
  • 3
    [宋]
    寒雁初来秋影寒。
    霜林风过叶声乾。
    龙山落帽千年事,我对西风犹整冠。
    兰委佩,菊堪餐。
    人情时事半悲欢。
    但将酩酊酬佳节,更把茱萸仔细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