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德佑二年岁旦》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官员、学者、诗人于谦的作品。这是一首以国家统一为题的七言古诗。它从平实自然的情感入手,展现了诗人在国势艰难之时,虽然有万般忧虑,但是坚定信念,表达出忠诚和报国之志的决心。 首先,从诗的首联“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中可以看出诗人内心忧虑重重,但又深知自身无力改变现状,只能无奈地流泪面对他人。这里“力不胜于胆”用来说明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表达了他在国难当头时内心的无助和悲痛。 颔联“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表明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眷恋和期望国家能够恢复往日辉煌的梦想。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古人的敬仰,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的深深理解。 颈联“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将自然景色与现实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这两句诗一方面展现了诗人的心境,另一方面也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和忧国之情。 尾联“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热切期盼。这句诗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报国之志。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深深的眷恋和忠诚,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国难当头时内心的挣扎和矛盾。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这首诗将自然景色与现实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诗中蕴含的情感真挚动人,语言朴素自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创作背景
《德佑二年岁旦》是宋代诗人郑思肖在德佑二年(1276年)正月初一所作的一首诗。当时,元兵已经侵占了苏州,而南宋的朝廷仍在临安(杭州)。郑思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国土沦陷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他感叹自己读书无用,无法为国家出力,心中充满了惭愧和遗憾。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希望,仍然坚定地秉持着民族气节,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诗,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忠诚。
诗词关键字: 旌旗 万古 不胜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