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卧云菴醉后》

千岩万壑深复深,洞口枯树鸣幽禽。
瑶月影松大静淡,琅风韵竹夜萧森。
暮云献碧出孤岫,夕鸟拖红投螟林。
孔明终久须朝日,安石不来谁作霖。
然则从龙虽有志,定知化鹤亦无心。
先生不是终南子,满洞苍烟何处寻。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通过对千岩万壑、洞口枯树、瑶月影松、琅风韵竹、暮云夕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深邃幽静的山水画卷。 首联“千岩万壑深复深,洞口枯树鸣幽禽”,直接点明地点和环境,通过“深复深”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幽深寂静的氛围。枯树和幽禽的描绘,更增添了山中的荒寒和孤寂。 颔联“瑶月影松大静淡,琅风韵竹夜萧森”,进一步描绘了月影松风的美景,瑶月清朗,映照在松影之上,显得格外静谧。风动竹林,声声入耳,夜色中显得森然萧瑟。 颈联“暮云献碧出孤岫,夕鸟拖红投螟林”,通过暮云、夕鸟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推移和天色的变化。孤岫献碧,夕鸟投林,更增添了山中的孤寂和荒寒。 尾联“孔明终久须朝日,安石不来谁作霖”,以历史人物孔明、安石的典故,表达了对隐居者的向往和对时局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期待有人能够出来挽救时局。 最后两句“先生不是终南子,满洞苍烟何处寻”,以“终南子”自喻,表明自己并非隐居避世之人,然而在何处寻找自己的踪迹呢?表现出一种彷徨和迷茫。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幽静、荒寒、孤寂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居者的向往和对时局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将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关键字: 暮云 枯树 月影
相关诗词
  • 1
    [唐]
    炼丹文武火未成,卖药贩履俱逃名。
    出谷迷行洛阳道,乘流醉卧滑台城。
    城下故人久离怨,一欢适我两家愿。
    朝饮杖悬沽酒钱,暮餐囊有松花饭。
    于何车马日憧憧,李膺门馆争登龙。
    千宾揖对若流水,五经发难如叩钟。
    下笔新诗行满壁,立谈古人坐在席。
    问我草堂有卧云,知我山储无儋石。
    自耕自刈食为天,如鹿如麋饮野泉。
    亦知世上公卿贵,且养丘中草木年。
  • 2
    [宋]
    是个碑文念得全,聪明灵性自天然。
    离吴别楚三千里,入洛游梁二十年。
    负艺已闻喧世界,高眠长见卧云烟。
    相逢与我情何厚,问佛方知宿有缘。
  • 3
    [宋]
    来访西岩老,家居水竹村。
    紫鳞游镜曲,黄犊卧云根。
    自昔好宾客,相传到子孙。
    不行亭下路,护笋别开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