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凿石山僧院》

日夜潮声送是非,一回登眺一忘机。
怜师好事无人见,不把兰芽染褐衣。
作品赏析
这首诗《日夜潮声送是非,一回登眺一忘机。怜师好事无人见,不把兰芽染褐衣。》以潮声、登眺等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忘却世俗纷争、怜惜老师学问无人传承的感慨。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日夜潮声送是非,一回登眺一忘机。”这两句描绘了潮声不断,仿佛在诉说着世间的是非,而登高远眺则让人忘却尘世的纷争。诗人运用潮声这一自然元素,巧妙地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超脱的向往。同时,“日夜”二字也暗示了这种纷争无时无刻不在,无处不在。 “怜师好事无人见”,诗人对老师的学问和善行感到惋惜,却无人能见其美好。这里表达了对学问无人传承的忧虑,对师道无人传承的痛心。 “不把兰芽染褐衣。”这句诗以“兰芽”象征老师学问的未来,以“褐衣”象征学生,暗示了学生无法继承老师的学问。这表达了对学问无法传承的无奈和惋惜。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潮声、登眺等自然景象为引子,通过描绘老师的好事无人见、学问无人传承等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对学问传承的忧虑和无奈。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此外,从诗歌的艺术手法上来看,诗人运用了寓言、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寓意。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超脱的向往,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也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它通过描绘潮声、登眺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学问传承的忧虑和无奈,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和审美价值。
下一首
《下武》
诗词关键字: 忘机 潮声 日夜
相关诗词
  • 1
    [唐]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 2
    [宋]
    嵬石山前寺,林泉胜景幽。
    紫金诸佛相,白雪老僧头。
    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
    我来属龙语,为雨济民忧。
  • 3
    [唐]
    涨海积稽天,群山高嶪地。
    相传称乱石,图典失其事。
    悬危悉可惊,大小都不类。
    乍将云岛极,还与星河次。
    上耸忽如飞,下临仍欲坠。
    朝暾赩丹紫,夜魄炯青翠。
    穹崇雾雨蓄,幽隐灵仙閟。
    万寻挂鹤巢,千丈垂猿臂。
    昔去景风涉,今来姑洗至。
    观此得咏歌,长时想精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